静默如初|摩根大通认罚9.2亿美元背后: 百年贵金属价格操作“何时休”


静默如初|摩根大通认罚9.2亿美元背后: 百年贵金属价格操作“何时休”
本文插图
“这场打了10多年的官司 , 总算尘埃落定了 。 ”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感触说 。
9月底 , 摩根大通承认存在不当行为并同意支付超过9.2亿美元 , 以和解美国当局有关该行在2008年-2016年期间涉嫌操作贵金属期货与美国国债价格牟利的指控 。 这笔金额也创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史上最大市场操作指控罚款 。
据美国当地法院文件表露 , 2008年-2016年期间 , 摩根大通15名交易员通过“幌骗”手法 , 对贵金属和国债市场其他参与者造成逾3亿美元损失 。 摩根大通承认对交易者上述不当行为负责 。
所谓“幌骗”(spoofer) , 主要是一种在股票或期货市场交易过程虚假报价再迅速撤单的行为 , 进而导致投资者误判形势错误下单 。
一位认识案件调查过程的投行人士透露 , 摩根大通交易员的“幌骗”行为 , 主要泛起在两个交易环节:一是在黄金白银定盘价(基准价格)宣布前通过虚假下单并“人为”影响市场供需关系 , 令定盘价尽量符合这些交易员的“意愿” , 确保他们的黄金白银衍生品交易头寸获利几率骤增;二是在交易时间通过高频交易软件自动发出大量虚假交易指令(先下单再迅速取消) , 导致众多市场参与者误判形势做出“错误交易” , 令他们充分利用市场错误定价“获利” 。
首次调查“不了了之”
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 , CFTC对摩根大通白银操作的调查 , 始于2008年 。
2008年3月-10月次贷危机爆发期间 , 白银期货价格较黄金期货价格大跌逾24% , 引起CFTC的关注 , 终极引发针对白银期货市场涉嫌价格操作的调查 。
当年11月 , 两位白银期货交易员Brian Beatty与Peter Laskaris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 指控摩根大通和汇丰控股密谋打压白银期货 , 并通过发布虚假交易指令等方式掠夺上亿美元“非法所得” 。
两位交易员的讼诉资料称 , 这两家投行从2008年3月起 , 通过互相通报大额交易等方式“操作”白银期货市场价格 , 并发出具有欺诈性的虚假交易指示(spoof trading orders)压低白银期货价格获利 。
然而 , 因为证据不足 , 这起调查不了了之 。
一位长期投资贵金属期货的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周强(化名)向采访人员回忆说 , 当时不少对冲基金都以为这场诉讼赢面很大 , 固然他们发现2008年8月摩根大通和汇丰控股合计持有约85%白银期货沽空合约 , 涉嫌市场垄断 。 其中 , 2008年-2009年期间 , 摩根大通一直持有逾40%的纽约金属交易所白银期货沽空头寸 。
“但是 , CFTC历时4年的调查 , 却未能找到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CFTC曾调取逾10万件文件与交易明细记实(包括摩根大通与汇丰控股交易员的大量交易记实) , 依然没能找出他们涉嫌操作白银期货价格的蛛丝马迹 。 尽管CFTC方面承认不少交易日白银期货交易存在某些“不正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