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国际经贸规则调整趋势怎么看

【全球经济|国际经贸规则调整趋势怎么看】
未来 , 全球产业链调整的新方向呈现“全球性收缩”和“区域内强化”的特点 。 此外 , 数字贸易规则的完善将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全球经济|国际经贸规则调整趋势怎么看
本文插图
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在北京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 , 近20年来 , 国际贸易格局和全球产业链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 一是区域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99年至2019年 , 北美、欧盟和亚洲域内贸易占本区域总贸易比重年平均值分别达到51.7%、59.3%和50.4% , 全球产业链也呈现出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和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三大区域产业链格局 。 二是随着亚洲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攀升 , 域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 亚洲与北美、欧盟间的双边贸易占比不断上升 , 而北美与欧盟间的贸易占比有所下滑 。 三是在三大经济体中 , 北美与亚洲的产业链联系程度最为紧密 。 1999年至2019年 , 北美与亚洲双边贸易占北美总贸易比重的年平均值为21.6% , 而同期欧盟与亚洲、北美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占比年均值仅为11.9%和11.5% 。
中银报告认为 , 近年来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向区域内“高标准”和区域外“强排他”的方向演变 , 将会对全球产业链布局和流向产生重大影响 。 具体而言 , 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后全球产业链布局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
首先 , 域内关税减免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 。 根据协议文本 , 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撤销了区域内农产品和工业品逾99%品种的关税;日本与欧盟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中欧盟取消99%针对日本商品的关税 , 日本则取消94%针对欧盟商品的关税 。 正在有力推进的RCEP协定中 , 90%的货物贸易关税将被取消 。 在近期达成的英日自贸协定中 , 英国对日本99%的出口都将享受零关税待遇 。 在汽车关税中 , 英日双方同意将分阶段降低关税 , 直至2026年全部取消 。 贸易关税减免全覆盖将进一步降低区域内中间品贸易成本 , 从而强化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 。
其次 , 域外“强排他性”规则将使区域间产业链趋于弱化 。 原产地规则的“高标准”、毒丸条款等成为域内成员国对域外成员的非关税贸易保护工具 。 例如 , 美墨加新自贸协定(USMCA)、CPTPP和EPA针对纺织服装产品均设定了“从纱开始”的原产地标准 , 要求非原产纤维和纱线重量不能超过使用该原料重量的10%;USMCA则要求包括乘用车、轻型卡车和汽车零部件在内75%的汽车配件需在北美生产 , 以满足零关税待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62.5%) 。 因此 , 新贸易协定中更为严格的原产地标准 , 将促使成员国更多使用区域内材料和货物 , 区域间产业链将呈现出弱化趋势 。 此外 , USMCA还规定 ,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 将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的第三国国民控制或所有的企业 。 这意味着 , 若投资于美墨加区域的中国企业与美国政府产生纠纷 , 可能将无法援引USMCA的国际投资仲裁条款 。 这些针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投资约束 , 进一步削弱了域外国家直接投资的积极性 , 从而进一步削弱区域间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