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数字化、个性化时代家电企业还需要再追求规模吗?

【题记】用户进入个性化需求时代还要不要大规模化生产,这是当前业内很多人在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是悖论。
家电|数字化、个性化时代家电企业还需要再追求规模吗?
文章插图
商繁||撰文
家电|数字化、个性化时代家电企业还需要再追求规模吗?】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以用户为核心的时代,远去的是以产品为核心的时代。以用户为核心,就是满足用户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分的越细,个性化的程度就越高,所需产品的差异性就越大。
家电业作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面对用户需求特点的变化,必然也会遭遇转型的考验。特别是家电在传统时期致胜法宝之一的规模化,在互联网、数字化时代还适不适应,有没有继续再追求的必要?这一直是行业在探索的重要问题。
说到规模化,实际上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规模是指企业的体量规模,包括企业经营上的多元化形成的整体规模。现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值管理,客观上就是规模的一种体现;而狭义上的规模,就是单指某一产品或或一个细分品类的数量规模。

从工业社会到现在,规模始终是不可忽视的竞争力体现。一个企业如果在某一品类上没有一定的规模,你就没有话语权,就是你的产品高端,代表未来趋势,也不能迅速主导市场和行业。
现代化工业生产,就是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基本特征。离开了集约规模和标准化,就很难在自动化产线上实现智能化生产。因此,用户个性化的产品,如果成不了规模就很难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实现智能化生产。
这个矛盾显然在当下是存在的,也是极为突出的。笔者在一个智能化很高的企业就遇到这样一个现象。工厂里的自动化生产线停着机,而旁边的手工生产线却在运转。家电魂就问负责生产的人为何?他告诉说,自动化生产线一开机就是需要一定的量,达不到这个量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的发挥不出来,还不如人工生产的划得来。要知道智能化产线,换一次磨具加上调试,就得费很大的功夫,有这个时间人工产线已经都生产完毕。这位负责人还说,批量大的产品才能发挥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工业生产领域追求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规模化是必不可少的,是必然条件。没有一定的规模,工业4.0就根本无法实施,智能自动化的生产线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当然,用户的需求在消费能力大大提升后呈现多元化趋势,用户确实是分化了,需求也多样了,单一产品肯定是满足不了不同层次的需求。

而没有规模下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就不能赢得绝大多数用户。在用户个性化需求增多的背景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现在常常提及的市场细分化。把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数量,这不就避免了要满足个性化需求而数量不足的问题吗?况且,现在用户是分圈层的,不同圈层在需求上会有很大的同一性。抓住同一性就有可能解决了个性化数量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数字化时代的规模化内涵与传统时代的规模化是不同的,其内涵有着本质性的差别。传统时代的规模是最基本的是企业的人员众多,依靠人海战术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和竞争优势;不同的是,数字化时代规模人员被机器人所替代,规模体现在企业经营量的大小上。
虽然,我们现在不需要某一产品上规模化争霸,但不代表工业化生产,特别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不要规模。因此,我们看到家电企业发展就是一个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的过程。家电行业发展初期,胜出的绝大多数是专业专注的企业。而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专业专注显然在规模上受到抑制,多元化就成为突破方向。
举例子,就以空调行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在行业增量时期,格力就是凭借专业专注,一直是龙头老大领跑行业。但当行业进入存量发展时期,规模是顶着天花板前行,被及早多元化的美的在整体规模上超越。不得已,格力现在也要选择多元化,目的就是为了企业规模的继续增长。
值得业界反思的是,日资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曾经是拓荒者、播种者,具有产业和技术先机。但日资企业普遍都是只在乎高端赚钱,而忽视了行业绝大多数用户群体,因此虽有先入的有利条件,但在规模上始终上不去,没有了规模哪还有行业话语权?结果是被中国企业以规模打败,最终不得已绝大多数退出了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