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桦|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抑郁了?
心理学有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本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
怎么就和焦虑、抑郁、躁狂
连在了一起?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海岸君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
近年来
儿童青少年的各类“情绪病”
呈患病率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
孩子为什么病了?
家长又该怎么做?
文章插图
【 张桦|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抑郁了?】市民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问诊
好孩子突然抑郁了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医生张桦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的确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得病的很多是优秀的孩子。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初三女孩,学习很努力,却总是担心自己考不上好的高中,辜负了父母。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没有发挥好,女孩非常失望,陷入悲伤的情绪,后被诊断为抑郁症。
文章插图
对孩子来说
精神卫生问题往往是
生理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找到原因,是解开心结的第一步
一些孩子步入新的环境,产生了社交障碍;一些孩子面对父母离异的重创,不得已关上了心门;还有一些孩子学习压力太大,睡眠时间少得可怜……
文章插图
“成长的烦恼很多,家长却不够重视。和他们交流后,我觉得很多是家长的问题。有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就医、服药,但是家长不支持,觉得没有什么大事,认为孩子只是不开心,想开了就好了。”
文章插图
张桦医生
昨天,张桦的门诊来了一个青春期孩子,是妈妈与亲戚陪着来的。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人,孩子是老三,他的父母疲于打工,无暇照顾他,就连来医院看病,也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男孩是典型的抑郁症,之前在其他医院看病,但这位妈妈一问三不知,不知道什么病、不知道吃什么药、也不知道孩子的情况如何。望着孩子无助的眼神,张桦既生气又心疼。“很多孩子可能只是出现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并不等于‘抑郁症’,家长不关心或者错误的应对,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文章插图
有时候,别说孩子病了
就问问父母
你自己“病”了吗?
张桦记得一个高中生,也非常优秀,父母是新上海人,文化程度很高,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孩子得了抑郁症,但她妈妈每次来医院,总是眉头紧锁,她没有赞美哪怕鼓励过孩子。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吃了那么多苦,白手起家有了今天的好日子,甚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孩子,为什么还这样?”
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孩子是有了起色的。然而,正当她某次考试成绩非常好,渴望得到父母赞美的时候,妈妈只是说了一句:“其他学科为什么不能再好一点?”孩子一下子就崩溃了,看不到希望,也不愿接受治疗了。她再也没有回来随访。
张桦叹了口气:“从发现孩子有精神心理问题开始,父母就必须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孩子遭受过哪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创伤?父母是否没有及时给予共情、倾听和积极的引导,有的甚至还指责、打骂孩子?”
好妈妈可以是个“容器”
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急诊负责人倪晓东医生也不轻松。在急诊,他遇到了好几个初高中生。“问题少年”的背后,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家庭”。
文章插图
倪晓东医生
一个初二男孩,四肢被笔、刀片划得伤痕累累。妈妈非常焦急,治疗愿望也很强烈。从沟通中,倪晓东了解到,妈妈非常溺爱孩子,但控制欲很强,总是指责男孩“不可以这样”“那样不对”。男孩乱发脾气,而妈妈也因此说出一些伤人的话。
“只要看到她生气、着急,我就很开心。”其实,男孩的自我伤害,是在表达对家庭的不满意,渴望妈妈能够理解自己。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懂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也无法和孩子正常交流。甚至,倪医生还遇到过不少被孩子“逼疯”的家长——在和青春期对抗的过程中,自己也患上了抑郁症。
有心理学家
曾用“容器”来比喻母亲
在倪晓东看来
这的确道出了优秀家长的本质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亲子|无锡新安:美好生活心向往 妇女微家聚微光
- 跳跃型|宝宝这些不好的习惯,影响他未来身高!父母别不在意
- 抱抱|奶爸被小情人“小鸡啄米”火了,网友娃好可爱,好想抱抱她爸爸
- 分泌|产后一周是“开奶期”,做好三件事,母乳喂养之路会顺利不少
- 父母|双胞胎的日常,弟弟摸完哥哥的头就想走,但哥哥接下来反应太好玩
- 睡眠质量|宝宝出生“头三年”很关键,家长做好这3件事, 孩子会很聪明
- 吃相|吃饭时有这个习惯的人,多半人品不好,不值得深交
- 腰部|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重生,做好这9点,有助于脱胎换骨
- 习惯|孕妈怀孕期间,最好改掉几个习惯,才能减少胎儿长胎记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