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唐朝中晚期的藩镇为什么可以和朝廷共存?
大家好,我们的老虎仔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唐朝的统治因为藩镇割据而分化,但又因为藩镇割据而得以维护。唐朝藩镇与唐朝朝廷长期共存的原因,要从藩镇为何长期存在和中央朝廷为何没有解决藩镇问题两个方面来分析。唐朝藩镇得以长期存在绝对离不开中央朝廷所赋予的极大的政治自由。各地藩镇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拥有自己的军队,独揽财政收入,还拥有自己的政治集团,藩镇节度使的官位还可以继承下去,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不会突然反叛。其次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消灭藩镇割据,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对于“安史降将”的处理不当,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致使朝廷无力解决地方藩镇割据问题的问题。除此以外唐朝的军费开支过于地方化,中央无力支持高额的军费,需要依靠地方来抵御外来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自然不敢贸然破坏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和平局面。
文章插图
一、唐朝地方藩镇势力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唐朝藩镇割据问题开始于“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唐朝政府为了迅速解决动乱,把在边境地区的藩镇制度拓展到了内地,在内地重要的藩镇设立了节度使,这些节度使牢牢把控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很多节度使开始蔑视中央朝廷。他们虽然表面上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遵守中央的命令。(一)政治原因唐朝各藩镇节度使有极大的政治独立性,各藩镇有自己的法律和官员体系,节度使的职位也是可以继承的,中央政府对此不能随意更改。可以说小小的地方藩镇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较高的独立性在导致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较弱,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双方矛盾。(二)经济原因唐朝边境地区的土地制度一般是“屯田制”或者“营田制”,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当时的地方节度使往往担任多个官位,比如说带度支、营田使等。这就致使地方的土地以及财政收入也被牢牢掌握在节度使手中,这些地方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屯田,他们自己还在地方拥有着大片的土地,是绝对的大地主。在《旧唐书》中记载,当时的中央政府曾将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稹调任为淮西节度使,但他却推辞上表“臣去秋种的麦,请代收麦毕,赴上。”随着地方节度使势力的壮大以及中央的式微,这些地方节度使常常会不向中央朝廷缴纳赋税,这导致财富留存于地方,藩镇有了长期存在的物质条件。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体重|杨贵妃到底有多胖?迷得唐玄宗不能自拔
- 文昌|唐代科举舞弊案—长庆科案,而穆宗为何要没有从重处罚
- 唐高宗为何要把亲妹葬到“皇后陵”?专家研究壁画感慨:一言难尽
- 唐朝一统天下功劳最大的王爷,功绩媲美李世民,为何能善终
- 皇帝|李渊是唐首位皇帝? 他之前曾有8个皇帝首位不姓李
- 李渊还有三个哥哥,为什么是他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 唐朝女子没有贞节观念吗?公主违抗皇命守寡30年,却被安禄山残害
- 唐高宗|武则天有多霸道?一巴掌打醒上官婉儿,张宗昌是我的男人
- 唐·李白|6首哲理诗词:心中有花开,人生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