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诸葛亮为何非要派马谡去镇守街亭呢?答案有3个原因和7个字!
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开始是稳扎稳打,节节胜利。马谡失守了街亭后,蜀汉立即处于危险之中。因为街亭的位置至关重要,它处于汉中的咽喉要道,失去了街亭,诸葛亮的大军就得不到补给。所以,诸葛亮只能让大军撤回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彻底宣告失败!
文章插图
当时,诸葛亮身边有赵云、姜维、魏延、吴壹等将领,他们都久经沙场,颇有战斗经验。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让马谡去镇守街亭呢?下面我将根据演义和正史的有关记载,分析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
文章插图
马谡字幼常,是马良的亲弟,而马良跟诸葛亮的关系极好,好到称兄道弟的程度。宋代学者裴松之甚至认为,马良和诸葛亮结拜过兄弟,或者是亲戚关系;因诸葛亮年长,马良遂“以兄事之”。马良跟马谡是兄弟,马良跟诸葛亮是兄弟。自然而然,马谡跟诸葛亮也算得上是兄弟了。马谡失守街亭后,并没有逃跑,而是前去赴死。临死前,马谡还对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可见在马谡在心里,诸葛亮就是他的父亲。当然了,这样的关系确实有点不正常,因为马谡才比诸葛亮小七岁。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长兄如父”的说法。这样一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人都认为,应该将镇守街亭的任务交个魏延、吴壹等人。结果诸葛亮不听,毅然决然让马谡前去。《三国志·马良传》相关记载如下: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为什么诸葛亮会这样做呢?原因之一就在于马谡是他的亲信,将街亭交给马谡,放得下心。第二,马谡是个才子。
文章插图
诸葛亮用人当然不会唯亲是举。在我看来,诸葛亮之所以将街亭交给马谡,是因为他相信马谡的才华。那么有人就会问了:马谡有才吗?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据《三国志·马良传》,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因此诸葛亮十分看重他(深加器异)。刘备临死前,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君其察之!”可是诸葛亮没有放在心里,还提拔马谡为参军,经常召他前来谈话,一谈就是一整天(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文章插图
大家想一下,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他公事繁忙,事必躬亲,用陈寿的话说,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马谡若没有才华,诸葛亮有时间找他谈话,还一谈就是一整天吗?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马谡有才华。据《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将要南征,马谡出营十里相送。诸葛亮问他有什么计谋。马谡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针,即“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后来才有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第三,马谡立功心切,诸葛亮只得听从。
- 诸葛亮究竟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也无法续命,病名听着很耳熟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