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易|评李陵:死易,不死难,李广难封祸及三代,人性关怀何时有
死易,不死难,李陵的呐喊我的一生为何如此不公?
文章插图
他就是李陵,李陵到底是因被灭族而甘心另事他主,还是兵败诈降伺机灭反扑?时至今日还是说法不一。不过我很理解他,就像很理解壮志未酬的祖父李广一样。(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秋,废材的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铁骑从酒泉出发,征伐匈奴。此时李陵正任骑都尉,率五千人将士在酒泉,张掖驻防。汉武帝原计划要李陵负责李广利后勤补给,但李陵主动要求率五千步卒,深人漠北,牵制匈奴大军注意力,武帝默许李陵出兵要求。
文章插图
在他看来,李广利大军就在侧翼,还有辅军在后,就算被包围也有友军可以支援,不至于被包围,可惜李广利不是卫青也不是霍去病,而只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面对深入敌阵的李陵步卒。他迟迟不派援军支援,反而反方向追击敌军,最后最后居然撤退了。碰见这样的坑爹队友,李陵无奈了,深入敌后,孤立无援的现状让匈奴人找到战机,于是他们开始率军阻断汉军退路,把李陵军所部团团包围。被围攻近十天时间里,李陵率军与匈奴大战数十场,最终因弹尽粮绝、援兵未至,兵败投降,成了史书上所说的叛徒。这就是李陵事件历史书上记载的始末,不过故事还有很多版本,我们继续看。第一种:李陵作战到最后,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也只是被匈奴俘虏,其本人并未投降。而此时,汉朝听到消息后,汉武帝派公孙敖带军设法抢回李陵。但公孙敖到匈奴后无功而返,可公孙敖害怕没完成皇上命令而被责罚,便在汉武帝面前编故事。
文章插图
第二种:李陵在一开始兵败的时候就向匈奴投降。但李陵是诈降,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那些追随他的士卒性命,另一方面是为了潜入匈奴军营,探清匈奴军虚实、以备冋到汉朝时能想出彻底打败匈奴军的作战方案。同时,如汉军攻打匈奴,他也能里应外合,使匈奴腹背受敌。 然而,汉武帝听到李陵投降消息后,根本就不听从其他人意见,执意要把李陵一家斩首。当得知家人都死了消息后,深知自己再也回不去汉朝的李陵,只能死心留在匈奴。面对这二种说法,其实争议从当时到后来都很多。其中以《史记》作者司马迁和《汉书》作者班固为主,他们都在为李陵辩护并认可第二种说法。班固在《汉书.苏武传》中对投降后的李陵有这么一段刻画。
文章插图
这段情节的描述就说明了李陵的投降一点有其他原因,那么原因何在?首先是汉武帝的原因当时的汉武帝只信任李广利,而这李广利不过是一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莽夫,汉武帝安排李陵给李广利当后勤补给,名将之后心髙气傲的李陵如何肯给一个裙带之臣当手下?于是自请出战,而武帝非但没阻止,还同意李陵在没骑兵情况下,率领步兵和骑兵为主的匈奴交战。李陵兵败后,武帝又一心希望李陵自杀,然而一听到他投降便在没有丝毫调査情况下,杀李家一族,绝李陵后路,李陵如何能不投降?其次是大臣的原因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坐久了,站一会儿才健康,FS8站立式升降办公桌评测
- 林彪为人到底如何?萧克将军晚年评价:军事还行,却非十全将才
- 李陵|他是以步战骑的名将,差一步就成为第二个霍去病
- 人民锐评:卖港求荣者逃不过历史耻辱柱
- 孔明|历史上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那么高?这一样东西就能说明!
- 李陵|中国最丑的奴隶,只因一句话,皇帝就被迫娶她,还因此宠爱二十年
- 左权不死,能评元帅吗?我军哪些过早牺牲的将领,必为将帅
- 大姐带祖传满绿手镯鉴宝,心理估价数百万,专家看后给出两字评语
- 李陵|一代雄主汉武帝究竟有多昏庸:残忍暴戾,视人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