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初血案:方孝孺笔墨淋漓地写下四个大字,“燕贼篡位”

明初血案:方孝孺笔墨淋漓地写下四个大字,“燕贼篡位”

朱棣|明初血案:方孝孺笔墨淋漓地写下四个大字,“燕贼篡位”
文章插图
野心勃勃的四叔燕王朱棣造反了,率领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向南杀过来。朱棣起兵,是一场胜算不大的冒险,直到他兵临京城下,也没有十分把握夺取政权。可是,侄子建文皇帝和亲信大臣们在平乱决策上,一误再误,促成了朱棣的成功。在中国历史上,以藩王身份武力夺得大统的,朱棣不是第一个,却是最后一个,也是极为幸运独特的一个。
因为,这种非正常的情况的夺位,只出现在乱世,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王室衰微(像两晋、南北朝);藩王需拥有强大军力,比朝廷占有优势;早蓄异志,广招豪杰,储备人才(所谓靖难功臣都是些中下级军官,也不是千挑万选的,是就地取材,如荣国公姚广孝是和尚,淇国公丘福是千户,成国公朱能是副千户,河间王张玉是左护卫,金乡侯王真是百户);在朝廷任职或近在肘腋,一旦起兵,朝发夕至。这些条件朱棣都不具备,可他成功了,一手烂牌打赢了,由此可见建文君臣的颟顸无能。
但是,令朱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行为,也为后世子孙做出了表率。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春,封地在今天宁夏的安化王朱寘鐇反了;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封地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也造反了。这两块料有乃祖的野心,却无乃祖的运气,结果,都失败了,被砍了头。
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反叛开始时,皇帝及其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以燕王一隅之兵,要推翻一个庞大的新兴帝国,确实是不那么容易。
善良迂腐的朱允炆,给手下的将军们下了一道最奇特的命令,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父朱棣,以免让他担上杀叔父的罪名。他说:“过去萧绎举兵入京,曾发令部下:‘一门之内自逞兵威,不祥之极。’如今你们与燕王对垒,务必要体会朕这意思,不可使朕背上杀叔父之名。”
巧得很,萧绎就是梁元帝,也是在位四年被残杀。正是靠着这道口谕,燕王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多次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而毫发不损。在如此重大的错误决策中,亲信们并没有及时有效地纠正。
方孝孺等推荐的领兵统帅是自己的好友、朱允炆的姑父、朱元璋养子及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正是他打了败仗,又在兵临城下时打开金川门迎贼。在此前,就有人向皇帝告发李景隆有异志,但“帝雅信孝孺,遂不复疑,坐成开门之变,盖不免于误国云”。
在四年的战争中,朱棣大部分时间处在危机中,朝廷的大军随时可以把他撕成碎片,可是,朝廷无良将可竟此功。此时,不要说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一流名将,就是有一员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革命,也可将朱棣一鼓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