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杀|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李敢,他又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元狩四年,李广父子分别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漠北,力求抓住汉匈最大的一次战役,获得战功,以此军功封侯。此战中儿子李敢,因为年少勇猛,跟随霍去病突袭左贤王部,夺得左贤王鼓旗,并且斩首也较多。因此战功,虽然没有被封列侯,被封为较低一等的关内侯,但是未来再立战功,加封列侯还是可以期待的。相比于儿子,作为老父亲的李广就比较不走运了。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李广的出生日期,但是他在公元前166年就开始从军作战了,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已经是差不多七旬的老人了。
因为李广年纪较大,所以战前派遣将领的时候,汉武帝就没考虑他,但是李广不同意,多次请求汉武帝派他出征,还请求获得前锋的位置。汉武帝抹不开老将的面子,只得答应了,但是在临出发前告诉卫青,老将军年纪大了,而且运气有点背,到打大战的时候,尽量把他调开,卫青给了汉武帝一个明白的眼神。
卫青分兵迂回,李广迷路自杀
卫青领兵出定襄后,进入大漠后,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单于的位置。卫青对军队的部署做出改变,命令李广和赵食其率领本部兵马从东侧迂回,包抄匈奴单于,以求全歼匈奴主力,擒获单于。其实卫青这样的部署,要说私心,感觉没多大,一则这样的部署可以从侧翼包抄匈奴,是卫青惯用的战术,可以获得最大的战果。二则这样的分兵,其实是加大了本部大军面对匈奴主力的压力,如果不分兵的话卫青军和匈奴大军兵力大体相当,分兵减少了正面对敌的兵力,压力会增加很多。
但是这样的话一旦正面扛住压力,侧翼的包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成为大获全胜的关键。更有可能伊稚斜会一头撞进侧翼大军的怀里去,这是相当于给了李广一个大功的机会。当然卫青并非没有私心的,他也是听进去了武帝的话,担心李广把霉运带到了主力大军中,所以让他去侧翼,至少不会影响正面战局。但是对于卫青的布局,李广虽有名将之名,但无名将之实,看不透战术的精妙。以为卫青想支开他,心里带着不情不愿的怨气出发了。
李敢向卫青寻仇,霍去病泄愤射杀李敢
两路大军都班师回朝后,不久李广的小儿子李敢,得知自己父亲的死和卫青有关系。趁卫青外出的时候,打伤了卫青,当时卫青对李广的死心里也有愧疚,就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希望此时淡化处理,不要声张。但是很不巧,没多久李敢因私愤大伤卫青的事情就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从小就是母亲和舅舅等人带大的,后来获得汉武帝的青睐和培养。所以对卫青的感情特别深厚,得知李敢打伤舅舅后,就准备寻机收拾李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