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灭秦称霸的项羽,对比刘邦优势明显,为什么最后兵败垓下?

陈胜、吴广点燃的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终于摧毁了曾经煊赫一时的秦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立即派萧何把秦朝的档案、律令、户籍等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为以后夺取江山,重建封建王朝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为解脱“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的现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让秦的地方官继续留任以维持社会秩序。而后,刘邦接受樊哙、张良的建议“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刘邦入关后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对迅速稳定社会秩序,避免灭国之后的屠杀与混乱,起了积极作用。因此“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从而为刘邦在日后的楚汉相争中最后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

人民|灭秦称霸的项羽,对比刘邦优势明显,为什么最后兵败垓下?
文章插图
相反,项羽却恃其强,倒行逆施,不顾人民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这种原因,在楚汉相争中,出现了刘邦由弱而强终即帝位;项羽由强到弱,直至兵败垓下,自刎而亡。这一结局之出现并不是如项羽所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恰恰相反,刘邦能审时度势,顺应人情,而项羽则自恃其强,刚愎自用,残暴不仁,不顾客观的历史规律,一意孤行。刘、项的兴亡,由此可略见端倪。
那么我们来谈谈项羽兵败垓下
一、项羽破坏统一,制造分裂,在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地位。秦末农民起义,只是反对秦朝的残暴统治,而不是反对统一,相反,人民在饱尝诸侯混战之苦后,迫切要求统一。正因为秦始皇及二世的残暴统治,致使秦的统治仅仅维持十五年便被人民推翻了。刘邦适应人民的要求,约法三章,取消暴秦苛法,维护社会秩序,给人民以安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得到人民之拥护。
可是项羽却自恃其强,不顾人民对统一的强烈要求,竟然裂土分疆,分封诸王。名义上尊怀王为义帝而“实不用其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然后按其个人好恶分封诸王。把关中人民拥护的刘邦,赶到汉中封为汉王,而把关中之地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这三个人统率秦军二十万众投降项羽后,被项羽在新安坑杀,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一些乘机起义反秦的旧贵族,也被分封为王。先后一共封了十八个王。
这种裂土分封本身就是历史的大倒退,何况分封时项羽又是以其个人感情之好恶为标准,凡是项羽的亲信分在好地方,而一些本该封王的却未受封。这就必然引起割据势力之不满,尤其是手中握有重兵的刘邦、田荣、彭越、陈余四人最为突出。刘邦对项羽毁怀王与诸将之约,把自己赶到巴、蜀、汉中而把关中之地分给秦国的三个降将一事不满,但又迫于项羽的军事压力而无可奈何。手握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荣,更是怀恨在心。因此,分封之后不久,便发生分封诸王之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