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新四军成立,陈毅仅担任支队司令,是资历不够吗?他为何拒绝项英

风卷云舒,惯看桑田变沧海;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笑谈中!
1955年授衔时,新四军出了1位元帅、4位大将、13名上将,他们分别是元帅陈 毅,大将粟 裕、徐海东、黄克诚、张云逸。
上将韦国清、叶 飞、刘 震、宋时轮、张爱萍、陈士榘、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唐 亮、傅秋涛、赖传珠。

新四军|新四军成立,陈毅仅担任支队司令,是资历不够吗?他为何拒绝项英
文章插图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所面临的处境是我军最为凶险的,他们不仅要抵御外敌,还要严防“家贼”。新四军牵制了39万日伪军,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敌31万人,仅仅8年的抗战,就自卫反抗了顽固派作战3000多次,平均每年与顽固派打了375次战斗。
三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终于同意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新军,张云逸和陈毅二人分别负责联络和组织4个省的红军游击队,张云逸前往澳门请叶挺出山担任新军军长,叶挺希望这支部队能够继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优良传统,因此提议将改编的新军命名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叶挺担任军长,项英担任副军长,张云逸担任参谋长,袁国平担任政治部主任。
而那时的陈毅没能在军部任职,他是新四军下辖第一支队的司令员,陈毅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是我军的高级将领,担任过军长和军政委,让他担任一个支队司令员,实在是大材小用了,项英深知陈毅的能力,向党中央和陈毅建议他到新四军军部任职,但陈毅却拒绝了,党中央也没有批准,这是为何呢?

新四军|新四军成立,陈毅仅担任支队司令,是资历不够吗?他为何拒绝项英
文章插图
在新四军成立之时,国民党是准备派遣他们的军官来担任军长的,但一个国民党军官领导我党的部队,这样心思谁人不懂。所以大家争来争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叶挺,由他担任新四军军长正合适,而其实叶挺将军早年就是我党党员。找一个不是国民党又不是我党的人士,又是赫赫威猛的铁军将领,由他出任军长,蒋介石无话可说了。但把陈毅放在军部,又难免让人觉得是把叶挺做做样子,而真正掌权的是陈毅。陈毅在南方八省领导过红军游击队3年,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一个军部两个军事主官显然不合适,只要把陈毅放在军部,虽然他不是军事主官,但还是会掣肘叶挺,所以中央和陈毅本人还是觉得把他放到支队比较好。

新四军|新四军成立,陈毅仅担任支队司令,是资历不够吗?他为何拒绝项英
文章插图
项英虽然是副军长,但中央为了加强党对新四军的领导,党中央又决定成立了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所以陈毅虽然在军内只是四个支司令之一,但在新四军的党组织中地位仅次于项英一人,项英也是新四军真正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