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晚清最后一位状元,因名字好听而榜上提名,晚年誓死不当汉奸
公元1904年,清廷举行了甲辰科科举。晚清的文人们通过了一场又一场的考试,终于在当年7月站上了殿试的舞台。经过一轮比拼,主考官将对生们的试卷评比完毕,根据评比结果,依次将试卷排列,交由慈禧太后进行最后的定夺。
文章插图
晚清政府刚遭受完八国联军的打击,对外要支付巨额的赔款,对内还要警惕革命党人的叛乱,可以说是灾祸连连。因此慈禧就想通过筹办自己的70大寿以及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来冲冲喜。
文章插图
慈禧审查试卷,第一名的试卷文采飞扬、字迹工整,当然配得上第一的位置。作出这份试卷的考生是来自广东的朱汝珍,慈禧一看到这个名字,立马就不高兴了。原来慈禧很讨厌广东人,因为近代给她“挑事儿”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无一例额外都是广东人,所以她对此很是抵触。第二就是他名字里的“珍”字。慈禧太后十分敏感,看到这个“珍”字,就联想到被她退入井中的珍妃。由此看来,朱汝珍与当时“冲喜”的氛围格格不入,因此朱汝珍后来没有被获得状元之位。
文章插图
那么当年是谁获得了状元呢?那就是刘春霖,晚清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当慈禧看到刘春霖的名字时,就大为赞赏,因为多灾多难的大清,正需要一场“春天的甘霖”来拯救。因此在慈禧的钦定下,刘春霖成为了状元。
文章插图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然而刘春霖确实有本事,而他最拿手的就是书法绘画。特别是他的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成为许多人模仿学习的典范。因此可想而知,十分重视书法的慈禧,在看到刘春霖工整、刚劲的小楷后,怎能不喜欢?而且到了殿试,没有乡试、会试中的朱卷制度,考生经过层层选拔,文学水平也差不多,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一手好的书法,所以刘春霖成为了状元。
文章插图
就在刘春霖当上状元后的第二年,清政府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科举制度被废除。刘春霖在北洋政府当了几年官,就于1928年辞职,专精于书法、绘画。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曾想让他出山,担任伪政府中的要职。刘春霖大义凛然,坚决拒绝。作为报复,日军将刘春霖珍藏多年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将他的毕生心血毁于一旦。在悲愤交加中,刘春霖于1944年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2岁。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 文昌|唐代科举舞弊案—长庆科案,而穆宗为何要没有从重处罚
- 三星堆|三星堆为何如此神秘?高手列出几大证据,最后竟指向古埃及文明?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晚清官场有多腐败,你看曾国藩的年薪,坚持到1912年已是奇迹
- 孙悟空|孙悟空一共有三个身份,如若最后一个身份曝光!恐怕三界无人能敌
- 晚清|晚清生活珍贵影像,他们的样貌和现在的比较有变化吗
- 晚清第一名妓,曾是状元小妾,八国联军入侵时,一句话保住北京城
- 溥仪|晚清老照片新娘出嫁开面,最后一张皇帝乱成一片的龙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