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血战宁武关——明朝最后一位有血性总兵的坚守( 三 )


如果照这么打下去,大顺军再攻四天也未必能攻下宁武关,自己却已承受不住这样的伤亡。
损失惨重之下,李自成被打得有些怀疑人生,一个小小宁武关,自己几十万大军无法攻克,如果一路过去再多几个周遇吉,还没等打到北京,自己这点兵力就被折腾光了,他有点打退堂鼓。不过,手下将领坚持要拿下宁武关,大顺军于是重新集结,准备发动新一波的进攻。
但在这时候,宁武关里的形势却有点不妙——弹药告罄了。
在连续几天的高弹药消耗下,明军储备的弹药已经用完,赖以抗敌的大炮一旦哑火,宁武关的失守就只是时间问题。

总兵|血战宁武关——明朝最后一位有血性总兵的坚守
文章插图
实际上,许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打到这时候,宁武关还是有希望的。
希望在于援兵。
后人讲到周遇吉,多半认为他死守孤城,从开始就注定失败。小院觉得,周遇吉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并不傻,坚守宁武,他是有机会的,机会在哪呢,就是得到增援。
援兵在哪呢?在大同。
大同距离宁武关,不到400里,如果以急行军的速度,不到3天就能赶到,而这时周遇吉已经守了好几天,如果能早点派出援兵,带来补给,宁武关将继续成为李自成的噩梦。
周遇吉苦苦等待的援军,不会来了。
大同总兵,姜瓖。
这是个出自将门世家的将领,兄弟都是总兵副总兵,姜瓖本人挂镇朔将军印,出任大同总兵官。
镇朔将军,是个荣耀的称号。明朝永乐到正统年间的名将杨洪就曾经是著名的镇朔将军。
姜瓖显然配不上这个称号。
他这时候坐镇大同,手里仍然掌握着大同的兵力,却再也不会派出援兵增援周遇吉。
因为这时候的姜瓖,已经派人秘密与李自成联络,正打算送上降表,开门归顺。
相比与敌人的正面交锋,更为险恶的是来自己方的出卖,历史一次次证明着这点。

总兵|血战宁武关——明朝最后一位有血性总兵的坚守
文章插图
周遇吉只能靠自己了。
和明军相比,大顺军在火器上要弱得多,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火器,他们的火器基本来自于明军的缴获,其中也包括大炮。
之前攻城,不见大顺军以大炮进行火力支援的记载,这应该是由于大顺军的火炮不及架设在城头的明军大炮,推上前线,也容易被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明军大炮摧毁。
在城头大炮哑火后,火枪和弓箭都难以伤到大炮,大顺军的大炮有了用武之地。
“我(守军)炮既尽,贼将舁大炮击城,援兵不至”。
外无援兵,内无弹药,守城官兵一个个倒下,“官军亦被创,不复起”,周遇吉再勇也支撑不住了。
虽然明军还在苦苦支撑,一架架攻城梯被掀翻,一条条地道被堵死,城墙被轰塌,周遇吉马上组织人手填补,但人数差异终究太过悬殊,东门被轰塌后,纵然周遇吉率兵反击,终究无力回天,力尽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