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诸葛亮陷入的思维陷阱,埋葬了魏延,却让王平发光发热( 三 )


话说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发生内斗,悲催的魏延成了斗争失败者,被杨仪踩在脚下羞辱。
杨仪办这件事的最大助力就是王平和马岱。
一个在背后喊打喊杀,却不敢追杀太过,最后还是马岱背后一刀流杀了魏延。

埋葬|诸葛亮陷入的思维陷阱,埋葬了魏延,却让王平发光发热
文章插图
因为这功劳,后续的王平,成了接替魏延,成了汉中太守,但战绩和魏延曾经说过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多有云泥之别,面对草包一样的曹爽,王平效仿魏延战法,坚守待援,完美诠释王平性格同时,也诠释了蜀汉战略方针,渐失自主性!、
一个无限听命的将领,当然也算好将领,但却少了出现变故的可能。
这算是诸葛亮用人遗风的体现,重视德行背后的听话,重视庸才背后的盲从,个性成了缺点,奇才如何能出头。
反骨成了魏延的原罪,也成了他后续造反的因由!细看之下,不过是菱角个性鲜明的人才,不得志背后的用人逻辑问题而已。
刘备穷极一生,尽天下之才,造就了蜀汉的人才鼎盛,他也重用德行兼备的人才,却能容忍个性十足的奇才。
对人才,刘备看长出也看短处,胸怀更大,反观诸葛亮,却稍显小家子气。
本人对诸葛先生敬仰有加,仅就事论事而已。

埋葬|诸葛亮陷入的思维陷阱,埋葬了魏延,却让王平发光发热
文章插图
这两个人物际遇对比之后,就能明白,蜀汉之衰,从刘备龙陨白帝城那一刻已经注定。
哪一站人才凋零背后,除了战损,更多的是,用人观变了。
后期支撑蜀汉军事主将,居然是来自曹魏的姜维与夏侯霸,这无疑侧面验证诸葛亮人才观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