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诸葛亮陷入的思维陷阱,埋葬了魏延,却让王平发光发热

诸葛亮陷入的思维陷阱,埋葬了魏延,却让王平发光发热
说三国,离不开诸葛亮,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知让多少人引以为恨,也让无数后来着感同身受。
引以为恨和感同身受之后,难免升腾出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啊!
一个天纵奇才,却仅仅止步三分工业,除了命,势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原因?
命不可改,就如寿数,即便祈星求寿,也终于54岁。
势不可逆,就如时代,即便殚精竭虑,也终于世族。
唯一能抗争的只有,自身的坚持和强化团队的战斗力,或可有一线生机。
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在后世也受到不少争议。
褒奖说,他赏罚分明,治蜀有方。
贬斥说,他不懂放权,累死自己。
正反说都有道理,但不入那个时代,谈啥都有点虚幻。
只有深入时代,发掘根源,进而找寻典型,才知诸葛亮用人为何如此。

埋葬|诸葛亮陷入的思维陷阱,埋葬了魏延,却让王平发光发热
文章插图
蜀国诸葛亮之后再无牛人
三国属汉朝的延续,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孝治天下的国度。
讲究孝顺和德行,因为延伸出了特别的选官制度,叫做举孝廉。
只有当了孝子廉士,你才有为官的可能,进而有步步升迁,成就人生的机会。
孝廉制度好不好,要一分为二看,举荐的孝廉,好的名扬千古,坏的遗臭万年。
可褒贬之间,能存于丹青的,皆为幸存者偏差后,幸存的那类人,他们并不具备代表性。
反而是大多数人的德行,更具有代表性。
所谓孝廉,考究的是孝和德,而这两个概念,从没有抽象具体的演绎,反而多演绎成分。
孝顺有分数吗?德行谁评判?
无法量化的概念,就让汉朝整个官场选拔制度,缺乏公平性和逻辑性可言,而多了家族加成和伪君子。
家族加成,让有权有势的亲缘成了举孝廉的必要项,伪君子的存在则让这一切合理化。
最终结果就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秀才不读书,孝廉不孝顺,武将怯如鸡,官场也就烂到了根子、
无数寒门子弟,渴望出头之日,却在世家大族时代,成了弱势群体,世家大族成了官场主导者,进而升腾权利诉求,让政治格局均衡失措,最后在董卓之乱后,引发汉末之乱。
于是,三国开启了。
但深具汉末遗风的三国士人,依旧受到了曾经孝廉制度的影响,品评人物讲究德才兼备,由此才有德胜才思维的出现。
这也是为何曹操会说,唯才是举的关键,因为德行高者多庸才,办不了事啊。
庸才和人才之别,在后来诸葛亮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诸葛亮用人,多用德才兼备之人,可蜀汉国小人少,哪来那么多理想中的双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