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谭嗣同出身豪门,父亲是湖广总督,为何他被斩首时父亲袖手旁观?
戊戌变法大家伙都不陌生,作为晚清的三大革新运动之一,它的积极影响,远远要超过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哪怕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不足百日,但它推动了百姓思想的进步,唤醒国人满腔的爱国情怀。当时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传回国内,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读书人大为震动,他们联名起来上书光绪帝,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进行一系列救国自强的变法。
文章插图
梁启超、康有为、光绪帝三人合照可惜的是,就在革新派准备大刀阔斧改革之际,熟不知自己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奶酪,尤其是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吐出了不少利益。这让他们“狗急跳墙”,在慈禧的带领下,开始大肆抓捕革新派,并将之前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废除,就连光绪帝也被软禁,大权彻底收拢到慈禧手中。当时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本可以逃走,但他却敢于正视死亡,毅然决然决定以自己的鲜血,来警醒世人,改革少不了要流血,但同样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文章插图
戊戌六君子被斩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一样: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又如于谦曾发出的宣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最后留下决然的遗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随着谭嗣同的牺牲,戊戌变法彻底宣告破产,封建统治依旧在清朝根深蒂固,如顽疾一般,未曾彻底根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种爱国文人大多是寒门子弟,但谭嗣同不一样,他不但出身富贵,而且父亲还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那么,为何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被杀,却始终一声不吭呢?
文章插图
谭嗣同凛然赴死其实谭嗣同父亲谭继洵之所以袖手旁观,大致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谭继洵只是纸老虎,明面上顶着湖广总督的名头,但背地里早已被张之洞架空。其实晚清出了不少名臣,四大中兴之臣“左、曾、李、张”,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海军奠基人彭玉麟等,虽然他们都受困于封建体制中,无法打破这一牢笼,真正将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到,把身处水深火热中的清朝捞起,但无疑他们都有着真才实干,深受慈禧的重用。
文章插图
张之洞老照片相对而言,谭继洵的名气和能力就差了许多,哪怕慈禧肯封他为边疆大臣,也只是出于资历和年纪的考虑,但真正的大权还是在更有作为的张之洞手里,好钢自然要用在刀刃上。所以谭继洵的权力并不大,哪怕他想出面保下儿子谭嗣同,慈禧也不一定买他的账,反而他的政敌还有可能借题发挥,用这件事来攻击他。到时别说没办法救下儿子,还有把自己搭进去的风险,那就是真正赔了夫人又折兵。
- 来俊臣,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他本是无赖出身,却因善于告密
- 时候|此人刚出生就被父亲抛弃,后大败鲜卑连杀六位皇帝,登基当了皇帝
- 刘邦|刘邦成了皇帝,他父亲要对其下跪,刘邦想了个办法,流传千年!
- 陵墓|他是孙殿英的儿子,将父亲盗来的文物主动交祖国,说了这样一句话
- 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下跪,想出一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 爷爷没有立碑,给父亲立碑叫“欺祖”?农村的风俗实在是太多了
- 我命由己不由天:奴隶出身的石勒,是如何逆袭成为开国皇帝的?
- 抗美援朝|抗战老兵之子回忆父亲:在敌人眼皮底下查看地形,测绘老兵练就“千里眼”
- 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在被父亲抢夺妃子之后,最终结局如何?
- 《锦心似玉》大结局:区家满门抄斩,区少夫人跪求父亲:别放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