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胡墨林:包办婚姻的幸福典范,相伴41载,妻逝后他追忆30年
文章图片
叶圣陶、胡墨林
1912年2月9日 , 在一片张灯结彩的热闹中 , 18岁的叶圣陶为新郎题了一首《贺新郎词》 , 祝福友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
那个时候的他 , 还沉浸在对爱情的无限期冀中 , 殊不知 , 命运在暗处流转 , 正是叶圣陶自己提笔写下的这幅字 , 为他结下了令人羡艳的情缘 。
自小喜爱诗词的叶圣陶下笔不凡 , 辞藻镂金错彩 , 字体笔走龙蛇 , 被一众宾客称赞 , 这其中 , 便包含了胡墨林的姑姑——胡铮子 。
胡铮子是东渡日本留学归来的高知 , 任教于北平女子师范学校 , 因胡墨林双亲逝世 , 便把侄女儿接过身边 , 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养 。
转眼侄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 胡铮子便处处留意着合适的人 。
文章图片
叶圣陶通话选
她先是惊艳于作词者如此文采卓然 , 后又跑去看了看前来参加婚礼的叶圣陶 , 胡铮子越看越觉得眼前的青年与侄女相配 。
后来询问了详细情况 , 了解到叶圣陶并无婚许 , 也无自由恋爱的对象 , 而且又身从教职 , 自是学问不浅 , 当即联系王伯祥做媒 , 上叶家提亲 。
叶父得知胡墨林出自书香门第 , 与做教员的儿子志趣相投 , 便欣然应允 。
素不相识的叶、胡二人互换过一次照片 , 算是订了婚 。 除此之外 , 他们的生活同之前几乎无异 。
我们永远无法想象 , 在“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还是主流思想的年代 , 那个年轻的教师会不会在下课的时候 , 凝望手中女孩儿的照片?这样形式的婚姻是走在文化前端的“新青年”所能够期待的么?
文章图片
叶圣陶手稿
事实上 , 叶圣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妻 , 以及未来的生活 , 还是十分期待的 , 这从他定下的婚期便可窥视一二 。
【叶圣陶胡墨林:包办婚姻的幸福典范,相伴41载,妻逝后他追忆30年】自古才子皆浪漫 , 叶圣陶将见面日期 , 定在了胡墨林生日的第二天 , 寓意“生命”和“爱情” 。
于是 , 1916年8月19日 , 胡墨林在她23岁的伊始 , 第一次见到了这个相守一生的男人 。
尽然包办婚姻造成的苦痛比比皆是 , 但是这一对儿却出奇地和谐 。 二人并非一见如故 , 而是从悠长的时光里慢慢酿出的甜蜜 。
很多年后 , 叶圣陶这样写道:“那时大家当教员 , 分散在两地 , 一来一往地信在半途中碰头 , 写信等信成为盘踞在心窝的两件大事 。
文章图片
叶圣陶、胡墨林
到现在十四年了 , 依然很爱好 。 对方怎样的好是彼此都说不出的 , 只觉很合适 , 更合适的情形不能想象 , 如是而已 。 ”
叶圣陶是苏州人 , 胡墨林出生在杭州 , 二人同是鱼米之乡走出的才子佳人 , 又因叶、胡同任教职 , 又有诸多话题可聊 , 一来二去 , 便生出些许情愫 。
婚后 , 胡墨林回到南通的学校继续工作 , 在此期间 , 二人因异地而使思念倍增 , 书信不断 。 如此看来 , 婚后的二人倒像刚刚开始恋爱时的样子 。
不久之后 , 胡墨林调到叶圣陶的学校任教 。 自此 , 一直到胡墨林逝世 , 长达41年的时间里 , 二人并没有长久地分开过 。
文章图片
1952年 , 王伯祥等人在叶圣陶家
叶圣陶开始疯狂地迷恋胡墨林 , 一时不见妻子 , “便觉异样”、“则寂然无聊” 。
更有甚时 , 叶圣陶竟然为了胡墨林 , 辞去了福州协和大学的教职工作 。 即便是战争时期 , 一家人也从未分开过 。
叶、胡二人婚姻十分幸福随意 , 1918年 , 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 。 思前想后 , 叶圣陶将这个孩子以“至善、至诚、至美”中的“善”字命名 。
这些词是叶圣陶最喜欢的 , 把它们作为人生格言 , 饱含他对自己的要求与对生活的期望 。 叶圣陶告诉胡墨林 , 若是再有儿子女儿 , 便取名“至诚”与“至美” 。
1922年 , 女儿叶至美诞生 , 1926年 , 他们迎来的次子叶至诚 。
文章图片
胡墨林抱着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叶至美即将出生的这一年 , 叶圣陶刚到北京 , 签下北大两年的任教聘书 。
- 反对|他坚定反对包办婚姻,但自己却对旧式婚姻所娶的妻子从一而终
- 黎元洪|家里为她包办婚姻,她被逼成精神病,未婚夫得知:精神病我也要娶
- 假装|她反对包办婚姻,假装“精神病”,未婚夫得知后:精神病我也娶
- 新文化运动|她反对包办婚姻,假装得了精神病,未婚夫得知后:精神病也娶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