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大器晚成的法医学鼻祖,用昆虫破案,他却未被24史记载( 二 )
突然 , 一个细节引起了宋慈的注意 , 在死者的右手边有一个看似像一个未写完的“田”字 。 正是这个不显眼的细节 , 让宋慈确定了这个人很有可能是死于他杀 。
宋慈利用酒和醋的挥发性 , 将酒和醋倒在地面上 , 来检验身体地面上有没有血迹出现 , 以此来判定死者在被火烧之前 , 是否流过血 。
果不其然 , 地面上呈现出了血迹 , 也进一步证实了宋慈的判断 。
最终 , 宋慈就是以那个地面上未写完的“田”字 , 找出了凶手魏府的管家田七 。
文章图片
何冰版宋慈
二、直面开棺验尸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那个年代 , 人们特别忌讳把下葬好的人再给挖出来 , 不到万不得己 , 几乎没有人会允许这种做法 。
而宋慈就给下属定下一个规矩 , 在取得家属同意了的情况下 , 开棺验尸的时候 , 一律不允许检验的人戴着口罩 , 因为从棺木里面传出来的某些气味 , 很有可能就会给案情的侦破带来一定的帮助 。
在公元1232年的一天 , 宋慈遇到了一起疑案:
“当地的一个青年在洞房花烛夜突然去世 。 ”
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这个青年是中毒身亡的 , 当地的县令却一口认定下毒的人就是新娘子 。 而新娘子在县令的屈打成招下 , 也认下了毒害亲夫的罪名 , 而她已经被判处秋后问斩 。
文章图片
当宋慈重新翻阅了这起案件的所有卷宗之后 , 认为新娘子提供的供词完全不符合常理 , 况且她也根本就没有杀人的动机 , 于是决定重新查办 。
宋慈将已经下葬的青年挖出来进行开棺验尸 , 利用银钗验毒 , 确认是死于中毒无疑 。 但到底是中的什么毒 , 让宋慈陷入了一阵沉思 。
由于当时民间的文化和民俗原因 , 是绝对不可能对尸体进行解剖的 。
宋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 他找来了一些糯米团子包在布里边 , 塞到死者的嘴里、鼻子、耳朵等地方 。 这样一来 , 体内的一些气体就会往外顶出来 , 而体内的毒素也会沾染到糯米团子上 , 但这种方法也是只能验证中了毒 , 但也无法分辨出是什么毒 。
文章图片
宋慈画像
宋慈又仔细检查了死者的肢体部位 , 他发现两条腿的情况并不相同 , 左侧的腿明显要比右侧肿胀程度稍微轻一些 , 而且还发现了左腿上有两个很小的黑色咬痕 , 直到这个时候 , 宋慈确定了这个青年是被毒蛇咬伤而身亡 。
恰巧的是 , 隔壁的龚三就是从事的养蛇工作 , 从而确定了杀人凶手 , 也给此后的法医学工作者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
三、用昆虫破案
宋慈除了在自身的工作规范之内和行事作风上有所突破之外 , 他还开创了“法医昆虫学”这一史无前例的学科 , 也就是利用昆虫专属的特性来进行破案 。
公元1240年的一天 , 也就是宋慈调任江西提点刑狱官兼赣州知县的时候 , 有人向他报案:
“在田地边发现了有人死亡 。 ”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宋慈与瑛姑
宋慈迅速带人来到了田地边的现场 , 在仔细检查了一番之后 , 发现身上有一处很深的镰刀形伤口 , 凶器很有可能就是镰刀 。 宋慈认定这是一起仇杀 , 完全可以排除了土匪抢劫杀人的可能 , 因为死者身上携带的钱财并未丢失 。
宋慈找来了死者的妻子问话 , 但从妻子的口中也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 只能依靠自己独特的查案方式来破案了 。
于是 , 宋慈命令将村里所有人家的镰刀写上自家的名字后 , 全部交上来 。 并给村民们放出话 , 谁家若是私藏镰刀 , 说明谁就是凶手 , 村民们只得将家中的镰刀全部上交 。
尽管村民们上交来的镰刀都是干干净净的 , 丝毫也看不出上面沾有血迹 , 但宋慈却有着自己的一套侦破技术手段 。
宋慈把所有的镰刀放在了地上 , 并将它们排列整齐 , 然后就坐在了椅子上等待 , 前来观看的村民们非常不理解 。
文章图片
等待了一会之后 , 其中的一把镰刀上招来了越来越多的苍蝇 , 这正是宋慈想要看到的结果 , 也证实了那把趴满了苍蝇的镰刀就是害人的凶器 。
其实 , 宋慈使用的这个破案原理非常简单 , 他正是利用了苍蝇对于血腥和腐败物质的敏感性 , 人无法看出来镰刀上的血迹 , 但是苍蝇可以嗅出来 。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