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李世民 唐高宗 长孙
"你让李治当太子 , 是不是因为他是你的亲外甥?"
长孙无忌反驳道:
"非也 , "太子仁慈厚道 , 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 , 怎么能随便改变?"
在长孙无忌的一再固争之下 , 李治的皇位最终被保住了 。 然而 , 长孙无忌却因此这次对话 , 深深记恨起了李恪 。
李世民临死前 , 按照汉武帝托付霍光的故事 , 将长孙无忌立为托孤大臣 。 病榻前 , 他安心地对李治说:
"无忌、遂良在 , 汝勿忧天下!"
李世民死后 , 李治继位 。 没有了李世民的制约 , 长孙无忌终于露出了专横跋扈的爪牙 。 很显然 , 长孙无忌之所以一定坚持让李治继承皇位 , 无非是看他柔弱 , 便于控制 。 在贞观朝 , 长孙无忌整整蛰伏了23年 , 如今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享受权力的滋味了 。
唐高宗继位初期 , 长孙无忌大权独揽 , 将军政大权全部握在自己手里 。 他一改贞观朝谨慎、谦虚的作风 , 在皇帝面前 , 大摆老舅以及勋贵重臣的谱 。
文章图片
一次 , 唐高宗对长孙无忌说:
"闻所在官司 , 行事犹互观颜面 , 多不尽公 。 "
简而言之 , 就是李治对于唐朝官场太过于讲人情的现象非常不满 。 而长孙无忌却满不在乎道:
"此岂敢言无 。 然肆情曲法 , 实亦不敢 。 至于小小收取人情 , 恐陛下尚不能免 。 "
唐高宗不满政府机构"互观颜面 , 多不尽公" , 长孙无忌丝毫没有愧疚改正之意 , 反而不避嫌疑 , 说"恐陛下尚不能免" , 直接顶撞唐高宗 。 由此可见 , 长孙无忌丝毫不把外甥放在眼里 。
文章图片
为了大权独揽 , 长孙无忌还大肆迫害忠良 。 他借助房遗爱案 , 毫不留情地打击自己的政敌 , 功勋卓著的江夏王李道宗 , 将军薛万彻、执失思力等人相继遭贬甚至被杀 。 不仅如此 , 长孙无忌还以"莫须有"的罪名 , 诬告自己的宿敌--吴王李恪造反 。
为皇帝的唐高宗曾哭着为兄长李恪求情 , 却终未挽回吴王的性命 , 永徽四年二月 , 吴王李恪被处死 。 临终前 , 他破口大骂长孙无忌:
【唐高宗|处斩前,李世民三皇子大喊:长孙无忌灭族!揭李世民死前的大失误】"社稷有灵 , 无忌且族灭!"
而这九个字更是一语成谶 , 也预言了长孙无忌最后的结局 。
文章图片
唐高宗虽然表面是"仁孝之主" , 但他外柔内刚 , 早就不满长孙无忌的肆意专权 。 他先是利用"废王立武"事件 , 削弱了长孙无忌的权力 。 在武则天的辅佐下 , 唐高宗对长孙无忌发动了猛攻 , 他借审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的朋党案 , 诬陷长孙无忌和韦季方曾密谋伺机谋反 。
而唐高宗也同样以"莫须有"的罪名 , 将长孙无忌贬到黔州 。 不久后 , 长孙无忌被唐高宗的心腹许敬宗赐死于家 , 长孙家族家产被抄没 , 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 堂堂大唐元舅 , 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 , 竟落得若此下场 。
然而更可悲的是 , 长孙无忌遭遇如此悲惨结局 , 却无人为他喊冤 , 天下人都觉得他活该 , 谁让他陷害忠良 , 害死李恪 。 长孙无忌 , 应有此报 。 而长孙无忌的悲惨结局 , 也揭示了李世民一生中最重大的失误 , 竟然没看出长孙无忌就是潜藏在他身边最大的奸臣 , 或许这就是所谓灯下黑吧!
文章图片
长孙无忌的故事告诉我们 , 即使英明如李世民 , 也看不出自己身边的小人 。 要谨防小人 , 必须观其言查其行 , 不能为其忠厚的表面所蒙蔽 。
稿源:(360kuai)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70387.html
标题:唐高宗|处斩前,李世民三皇子大喊:长孙无忌灭族!揭李世民死前的大失误(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