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今天,我们该怎样理解老年人
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在“一席”发表了题为《老年心理》的演讲。她指出,当前社会普遍对老年人持有消极印象。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去理解老年人、怎样和他们相处,以及怎样去解决相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老年人的决策表现
其实不比年轻人差
人们之所以普遍对年龄存在着焦虑和恐慌,害怕自己变老,原因之一是因为社会对老年人这个群体有一些消极的、刻板的印象。
比如,经常有人问我: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受骗?老年人为什么抠门?老年人为什么喜欢转发谣言帖?从中传递出的大多数是有关老年人的负面信息。
先来谈谈我从自己的研究中获得的对老年人的认识。
我进行老年心理学研究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开始研究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背后的心理机制,包括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研究。关于认知老化,学界有一致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反应速度、空间定向、推理能力等,都会出现下降,这是一个正常的衰老过程。
我从2013年开始研究老年人的决策行为。决策行为属于认知能力,而且属于复杂认知。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我认为老年人的决策力一定会比年轻人差,但结果被自己的研究数据“打脸”了。
第一个研究是关于买车。假设我们去4S店买车,销售人员给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给你一个基础配置,你可以往上添加你想要的配置;第二套方案是给你一个高级配置,你可以往下删掉你不想要的配置。前者我们称之为“加框架”,后者我们称之为“减框架”。通常,人们都是在“减框架”下花钱更多。人的决策结果会因为两种方式的不同而不一样,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框架效应”。
这个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并没有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大的“框架效应”,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决策能力是一样的。
第二个研究是关于老年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我们选择了一些任务,并把这些任务放到一个信息矩阵中,每一个格子里都是一个属性的描述,你可以用鼠标点开去查看这些信息。从后台记录的鼠标点击情况可以看出,老年人在做出选择之前,比年轻人查看了更多的信息,表现出更加谨慎、周到的特点。
我们的其他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就是老年人的表现不比年轻人差。这是非常出乎我们意料的。而且我们还发现,老年人在那些与他们关系越密切、越重要的事情上,会表现得越好。
于是,我们就去找相关的解释。我们发现,在文献中,那些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决策差的报告,所采用的任务经常需要很强的基本认知能力,比如需要记忆、速度。而那些说老年人决策力没有变差的报告,通常选用的任务不需要那么强的认知能力,我们的任务就是这样。
- 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被刷屏,撒贝宁一举动让网友瞬间泪目
- 光头强|其实赵琳是喜欢光头强的,剧中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 【北洋海军历史上的今天】李鸿章按照国际惯例,提出了停战要求
- 【北洋海军历史上的今天】李鸿章及随行人员抵达日本马关
- 今天起,暴跌13℃!福建气温大反转
- 情侣深夜在车内“叠罗汉”,被民警发现后,女子脸红:我们只是在练车
- 《锦心似玉》之林世显:我以为我们近在咫尺,却不想早已相隔天涯
- 司马懿称诸葛亮多谋少决,好兵无权?其实我们都被史书骗了
- 从钱币到钱
- 阵风9级+降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