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国诸葛亮聪慧超群,为什么赢不上司马懿根本原因取决于魏蜀中间的形势不一样( 二 )


:支持势力不同 。
民间有一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一个人不管多么的厉害 , 但是总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 。 我们纵观诸葛亮的一生 , 可以发现大多时候是他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
诸葛亮有一个兄长诸葛谨和弟弟诸葛均 。 但是诸葛瑾效忠于东吴 , 诸葛均侍奉曹魏 , 兄弟三人各为其主 , 成了政治上的敌人 。 所以 , 诸葛家族十分衰落 。 再加上北伐曹魏的时候 , 后主刘婵态度并不坚决 , 而李严等人更不支持 。 所以支持他的势力在蜀汉政权里也就是魏延、赵云等人 。
但是 , 司马懿在曹魏朝堂可不是这样的 。 司马家族是当时的世家大族 , 有两个兄弟与司马懿一起服务于曹魏政权 。 《三国志》记载:其兄司马朗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 , 其弟司马孚历仕魏国五代皇帝 , 累迁至太傅 。 这些家族势力都为其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
由此可见 , 诸葛亮是独自一人支撑蜀汉北伐大业 。 而司马懿却是抱团取暖式地发展自身 。 对于诸葛亮而言 , 什么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 , 而司马懿则大可不必 , 甚至会有人不断地献言献计 , 提供帮助 。

诸葛亮|三国诸葛亮聪慧超群,为什么赢不上司马懿根本原因取决于魏蜀中间的形势不一样
文章图片
三、诸葛亮必败的内潜因素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抗 ,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必然会失败的 。 但是 , 失败的根源不在二人身上 , 也不受当时时局影响 , 而是由于曹操和曹丕推行的两项措施 。
1.屯田制 。
我们看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 , 大多数都是由于粮草补给出现问题而失败 。 甚至于在第六次的时候 , 诸葛亮还想就地开垦土地 , 保证军粮无忧 。 而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时候 , 诸葛亮急于进攻决战 , 而司马懿坚守不出 。 这也主要是因为诸葛亮缺少粮食 , 而司马懿军需物资充足 。
曹操早在官渡之战之前就已经开始推广屯田制 ,
《魏书》记载: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 , 始兴屯田……征伐四方 , 无运粮之劳 , 遂兼灭髃贼 , 克平天下 。
从这段话中 , 不难发现曹魏政权在曹操推行屯田制以后 , 基本上大小战役都不会出现粮草问题 。
我们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 ,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粮草 。 官渡之战中 , 袁绍的失败就业曹操夜袭乌巢粮草大营有密切关系 。 所以 , 在后来曹魏抵抗蜀汉北伐的时候 , 就算没有司马懿 , 换一个大将只要坚守不出也能耗死诸葛亮 。 因为 , 诸葛亮的粮草不足而且供给链太长 。
2.九品中正制 。
在三国纷争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战将和士兵 , 而是谋士人才 。 在那个历史时期 , 人才的供应渠道是十分单一的 , 毕竟书籍和老师无法得到普及 。 所以 , 三国时期的人才和文化基本上被士族垄断 。
诸葛亮|三国诸葛亮聪慧超群,为什么赢不上司马懿根本原因取决于魏蜀中间的形势不一样】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 , 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 。 这一个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官吏考察分为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 。 从此 , 官吏的出生信息成为最主要的选拔依据 , 逐步形成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的格局 。
九品中正制意味着曹魏政权向世家大族的妥协 ,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当时士族的利益 。 所以 , 以司马懿、陈群为代表的士族都纷纷帮助曹魏巩固政权 。
而蜀汉则没有成熟的选官制度 , 人才多为跟随刘备起兵的旧部 。 占领荆州、益州以后 , 蜀汉朝堂内部扩充的人才队伍也以当地本土人才为主 。 并没有对士族人才和寒门人才形成强大的号召力 , 所以 , 到后来形成"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
屯田制保障了曹魏政权的物质基础 , 而九品中正制则为曹魏政权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 有这两项制度作为支撑 , 所以曹魏的国力明显超过蜀汉 。 司马懿凭借强大国力的保证 , 击败诸葛亮完全是轻而易举的 。 毕竟 , 个人才智在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力面前完全产生不了大作用 。

诸葛亮|三国诸葛亮聪慧超群,为什么赢不上司马懿根本原因取决于魏蜀中间的形势不一样
文章图片
四、诸葛亮败给司马懿的历史影响
诸葛亮被司马懿打败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 但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 , 对当时的时局走向起到不小的作用和影响 。
影响一:推动蜀汉政权灭亡 。
诸葛亮去世以后 , 司马懿本来打算就此灭了蜀国 , 但是魏明帝却放弃了 。 因为在曹魏统治者的眼里 , 蜀汉政权已经不具威胁性 。
《晋书》记载:帝欲乘隙而进 , 有诏不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