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袁崇焕真的上书天启皇帝关外屯田吗?天启真的给出了10个反问吗?

天启6年,袁崇焕上书木匠皇帝朱由俭,可以通过在关外修城、屯田,来逼迫努尔哈赤不战而降。如果努尔哈赤不投降,自己也可以依靠关外的屯田个城池一步步蚕食建奴,最终擒获努尔哈赤。

给出|袁崇焕真的上书天启皇帝关外屯田吗?天启真的给出了10个反问吗?
文章插图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明熹宗实录》
这个战略方案其实颇似北宋范仲淹针对西夏的“修筑堡寨、步步为营、浅攻重守、恢复横山、斩其右臂、迫其屈服”的策略。
其实袁崇焕提出的这个策略针对当时辽东的格局,是的确站在战略眼光看待问题的,是比当时流行的一劳永逸的想法高一筹,也更能看清问题本质的。
因为北宋100多年,利用“渐筑横山”的策略,到宋徽宗时期,宋朝已经完全占领了无定河流域的横山地区和葫芦河流域的天都山地区,已经把兵锋深入西夏腹地。
但是这个策略有个很明显的弊端,那就是见效甚慢,所以这种下成本大,见效慢的方案被采纳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而且还涉及到很多制度的抗性。

给出|袁崇焕真的上书天启皇帝关外屯田吗?天启真的给出了10个反问吗?
文章插图
【 给出|袁崇焕真的上书天启皇帝关外屯田吗?天启真的给出了10个反问吗?】但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却非常意外地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并且针对这个方案提出了6个问题(不是10个)。
向以防守方殷,故着从容议行。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明熹宗实录》
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朱由校时赞同防守方案的,而且对这个战略是有过深入考量的。他考虑到了关外屯田的具体问题,当兵的如何老百姓共处?如何分配?种地间隙如何练兵?不打仗的时候,当兵的如何安排种地?你种地的时候,努尔哈赤打你怎么处理?万一你种出来的粮食最终资敌,有什么防范措施?

给出|袁崇焕真的上书天启皇帝关外屯田吗?天启真的给出了10个反问吗?
文章插图
其实这就是让袁崇焕拿出具体落实方案。但很可惜袁崇焕根本没意识到,一个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木匠皇帝会问得这么细,而且针针见血,顿时语塞。朱由校嘴也贱,没有得到具体方案答复,还奚落了袁崇焕一顿。
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 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明熹宗实录》
因此天启年间,袁崇焕仕途不顺的原因更多的也在于自身。这就好比现在公司里,有些人写ppt,写方案很漂亮,但是涉及到方案具体执行层面,却志大才疏,根本没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