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留下神秘“太祖誓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朽的誓言( 二 )
誓碑其二是讲大宋天子就是让臣子说得再没面子 , 也不能杀了人家 。 这也使得有宋一代的文人得以成为真正的文人 。 赵匡胤是行伍出身 , 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知武将掌管兵权对其主子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 因而他对武人深怀戒心 。 他认为武人往往是战乱的祸首 , 要想天下太平安定 , 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 。 这是宋王朝高调重文轻武的根本因素 。
【宋太祖留下神秘“太祖誓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朽的誓言】赵匡胤在一次设宴招待群臣时 , 原后周臣子翰林学士王著 , 喝醉了酒思念故主 , 当众大哭起来 。 群臣大惊 , 都为他捏一把汗 。 太祖却毫不怪罪 , 命人将他搀扶出去 。 第二天 , 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 , 思念周世宗 , 应当严惩 。 太祖说:“他喝醉了 。 在世宗时 , 我和他同朝为臣 , 熟悉他的脾气 。 他一个书生 , 哭哭故主 , 可以理解 。 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 让他去吧 。 ”这件事也反映出赵匡胤的襟怀大度 。
整个北宋基本上不杀士大夫、言官 , 营造出一种很适合文人生活的氛围 。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 , 那些文人士大夫再怎么让皇帝过不去 , 也不担心性命问题 。 在这样的条件下 , 宋初的文化发展很快 , 在文坛上出现了一些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这样的文坛领军人物 。 其中的苏轼由于深陷“乌台诗案” , 在一片要他老命的呼声中 , 苏轼虽坐牢而保住了自己的“老头皮” , 正是得益于这一政策 。
文章图片
北宋末年 , 陈公辅上奏说:“在汉朝 , 大臣一人有罪 , 则会遭到满门抄斩 。 本朝祖宗恩泽极厚 , 还没有过杀戮大臣 , 最多就是将其贬谪流放岭南罢了 。 ”
对于“不杀大臣和言官”这条誓言 , 庆历三年(1043) , 范仲淹曾由衷地赞叹道:“祖宗以来 , 未尝轻杀一臣下 , 此盛德之事 。 ”据《范仲淹年谱》 。
誓碑第三 , 按陆游记载是“子孙有渝此誓者 , 天必殛之 。 ”而王夫之说法是“不加农田之赋 。 ”我是倾向王夫之这一说法的 。 如果按陆游的说法去理解 , 太祖立的誓约第三条无任何意义 。
宋太祖开国后以法治国 , 实行澄清吏治 , 减轻徭役 , 兴修水利 , 劝奖农桑 , 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 , 不仅尽快医治了二百多年的战争创伤 , 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 , 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
正是在赵匡胤影响下 , 北宋王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得相对自由的时代 , 还以其言路宽松鲜明的政治特色而登上文治盛世的顶峰;北宋王朝可以说是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太祖誓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誓言 。
- 重文|北宋灭亡时,威震八方的杨家将为何没有出来抗争原因不简单!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宋朝|都说宋朝官员的福利很好,为什么司马光还会穷的吃不起肉?
- 宋仁宗|作为皇帝,为什么不敢喝羊肉汤
- 后周|千里送京娘,彰显出宋太祖赵匡胤的侠义之心
- 澶渊|交战几十年,宋辽为何选择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 太祖|南宋明明有很多赵光义后裔,赵构却为何要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 宋朝唯一世袭9代的姓氏,家族威震西北300年,功绩超过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