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做人,不会做官”,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败落,说明了一个道理
他生前官居二品 , 身穿黄马褂 , 腰别免死金牌;他白手起家 , 办钱庄 , 开“阜康” , 人称活财神 , 一时间可谓是风光无限 , 羡煞旁人 。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 , 在自己花甲之年 , 竟被革职抄家 , 财产充公 , 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 终于在光绪十一年十一月 , 郁郁而终 , 一身孤苦 。
此人不是别人 , 他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 , 晚清首富 , 一代徽商代表——胡雪岩 。
胡雪岩出身贫苦 , 年轻时在一家钱庄当伙计 , 后来为了救济好友王有龄违反店规 , 将要回的死账三百两银子送给王有龄 , 资助他进京捐纳 。
后来 , 事情败露 , 胡母家法教育胡雪岩 , 妻子怪罪 , 再加上红颜知己螺蛳姑娘也卖身离去 , 胡雪岩离家出走 。 后来王有龄谋得官差 , 与胡雪岩相认 , 两人官商联手 , 这才开始了胡雪岩传奇的一生 。
文章图片
之后的胡雪岩 , 买卖粮食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 之后和王有龄的合作也是顺风顺水 , 便成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阜康”钱庄 , 后来发展到几十家分店 , 遍布全国 , 当然这是后话 。 此时的胡雪岩算是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顶峰 , 而王有龄官至浙江巡抚 , 已经走到人生的最高峰了 。
无论是商场还是官场 , 有起自然就有落 。 王有龄镇守的杭州失守 , 被太平军攻陷 , 本人自杀殉国 。 胡雪岩自是痛心不已 , 生意场上也进入了瓶颈期 , 不知出路在哪 。
胡雪岩是商人 , 商人的优势就是有钱 , 有钱的事情就好办 。 胡雪岩用自己和王有龄荣辱与共的峥嵘岁月加上军中急需的一万石大米 , 赢得了左宗棠的信任 。
杭州刚刚经历战争 , 饿殍遍地 , 横尸街头者数不胜数 。 胡雪岩大义当先 , 开仓赈灾 , 设粥棚 , 救百姓;有条不紊 , 埋石坑 , 葬寒骨 。
文章图片
又为了医治受伤的将士百姓 , 造福杭州 , “胡庆余堂”应运而生 。 开业那天 , 左宗棠破例到场 , 锣鼓喧天 , 官兵开道 , 好不气派 。 药房门口更是张灯结彩 , 鞭炮齐鸣 , 人山人海 , 好不热闹 。 就这样 , 胡雪岩走到了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
众所周知 , 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 平定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 , 又收复被占领的新疆地区 , 一生戎马 , 居功至伟 。 而收复新疆时 , 他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胡雪岩 。
人们常说 , “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 可见粮草对打仗的重要性 。 可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 , 国家沦陷 , 割地赔款;国库空虚 , 入不敷出 。
要西征 , 要打仗 , 说着容易 , 军饷从哪里来 , 武器弹药又从哪里出 。 朝廷说“协饷” , 这无异于空头支票 , 可是打仗是很实际的 , 来不得半点虚假 。 这个时候能依靠的 , 只有一个人了——胡雪岩 。
胡雪岩也是知难而上 , 担下这一重担 。 之后便到处奔走 , 劝说各省拿出部分“协饷”用来支持西征 , 但收效甚微 。
各地不出银子 , 把责任推给洋人 , 说银子都被他们赚走了 。 于是 , 胡雪岩计上心来 , 既然钱都在洋人手里 , 那我们就找洋人贷款 。 可是 , 洋人的钱岂是说借就借的 , 更何况清政府并不同意这种做法 , 也并无先例 。
哪管得了这么许多 , 西征最重要 。 于是 , 再三努力 , 经过一轮又一轮谈判 , 终于洋人同意放贷 。 就这样 , 军需大事摆平 , 西征得以顺利进行 。 战后 , 左宗棠上奏大力举荐胡雪岩 , 请求朝廷嘉奖 。
慈禧太后点头 , 上谕:杭州道员胡雪岩 , 于平定洪、杨之乱、襄助西征军收复新疆、南方兴办洋务 , 尽皆亲躬鼓踊 , 宵旰劬劳 , 祟实输金而助大局 , 厥功至伟 , 实乃中兴功臣 。
文章图片
特颁正二品顶戴 , 赏穿黄马褂 , 并准予骑马进出皇城 。 又承太后懿旨:赏胡太夫人‘正一品夫人’封典 , 以示德彰 。 钦此!
这一次 , 胡雪岩算是真正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可是 , 物极必反 , 盛极而衰 , 天道循环往复 。 胡雪岩既是商人又是官员 , 可他自诩“只会做人 , 不会做官” , 这就为他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
【“只会做人,不会做官”,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败落,说明了一个道理】胡雪岩卷进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政治斗争中 , 同时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 最终败下阵来 。 光绪九年 , “阜康”钱庄歇业 , 胡雪岩家产被抄 , 素绢自杀 , 芙蓉出家 。 不久 , 胡雪岩病死他乡 , 晚清首富自此陨落 。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奉劝养花新手,用这4样“肥料”,要早点学会甄别”针对目标“
- 想让铁线莲变成“巨无霸”,就要未雨绸缪,否则一场空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唐高宗为何要把亲妹葬到“皇后陵”?专家研究壁画感慨:一言难尽
- 古人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呢?
- 广西!明天气温“大转变”!广西各地的气温将迎来下列变化
- 中国古代的“典妻”和“质妻”
- 孔子|【新知】“说出吾名,吓汝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