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丨《道德经》里的思想智慧( 三 )


据朝鲜史籍《三国史记》记载 , 三世纪时 , 《道德经》《列子》开始在百济、新罗社会中传播 。 在日本 , 古天皇圣德太子所撰《三经义疏》已明确征引《道德经》 , 由此可知《道德经》传入日本的时间不晚于隋朝 。 《道德经》传入西方世界始于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1651—1729)的拉丁文译本 , 1842年儒莲在巴黎出版了《道德经》的法文译本 。 1868年 , 伦敦图伯纳出版社出版了英籍传教士湛约翰的《老子玄学、政治与道德的思辨》 , 这也是第一个《道德经》英译本 。 1870年维克多·施特劳斯的《道德经》德文译本问世 。
二十世纪以来 , 西方世界对《道德经》日益重视 。 保罗·卡鲁斯、理雅各、亚瑟·韦利、葛瑞汉、韩禄伯、安乐哲等英美汉学家的老子研究以及卫礼贤、瓦格纳、海德格尔等德国汉学、哲学大家的老学成就都值得重视 。 1989年 , 荷兰尼梅根大学克努特·沃尔夫教授对《道德经》西文译本总数做了具体统计:从1816年到1988年的172年间有252种译本问世 , 涉及17种欧洲文字 。 近现代以来 , 日本对老子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武内义雄《老子原始》、津田左右吉《老子研究法》等是代表性的成果 。
《道德经》在海外的传播与研究表明 , 《道德经》是真正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经典 , 并且这种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 。 《道德经》已走出国门 , 世界需要《道德经》 。
总之 , 《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智慧 , 如道法自然的哲学宗旨 , 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 上善若水的人生态度 , 知止不殆的处事原则 , 以德报怨的应世情怀等等 , 完全可以和现代社会相适应 。 这些思想具有跨越历史、连接现实、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恒久价值 , 充分彰显出道家文化的独特品格 。 全面梳理《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与历史影响 , 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作者刘固盛 ,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教授)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