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薛仁贵VS钦陵——战神之间的对决( 六 )


薛仁贵为了歼灭吐蕃主力,在乌海设下套子,由于嫌辎重影响行军速度,“将失事机”,所以冒险将辎重留在后方,仅由两万人固守,这无疑是很冒险地。薛仁贵这样做,一方面是迫于形势,为了速战速决,不得不冒风险,试图孤注一掷,迅速在乌海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方面是想不到钦陵能看穿他的部署,还能克服困难,绕过乌海深入后方,并且如此迅速地集结起一支足以吃掉郭待封部的大军。

对决|薛仁贵VS钦陵——战神之间的对决
文章插图
郭待封确实是对薛仁贵先前的部署做了调整,不仅带着主力赶往乌海,也将粮草辎重和守护辎重的两万人都带上了。郭待封的动机当然不是什么“耻在仁贵之下”,那显然是撰史者为了把责任全推给他而做的人格丑化。就算郭待封不服薛仁贵,也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个理由就违背军令。粮秣是军中命脉,薛仁贵是知兵之人,如果郭待封是个轻重不分,不顾大局的人,薛仁贵又岂会把整场战争的关键相托?
郭待封可能是觉得仅留两万人看护辎重并不安全,所以宁可牺牲行军速度也要以主力护着粮草前进,而从后面的战况来看,郭待封的顾虑显然是有道理地。薛仁贵在定策时,明显一厢情愿地认为吐蕃主力将主攻乌海,所以才会有留两万人互粮的乱命。郭待封可能是后来发现了敌人大量集结的蛛丝马迹(比如侦骑大增,探马发现有部队集结的迹象之类),感觉吐蕃人对唐军粮草的打击规模要大于薛仁贵之前的预料,两万人未必能护得周全,所以才调整部署,用主力保护辎重前行。然而郭待封仍然低估了吐蕃人的规模,他应该也没想到吐蕃主力会绕路先来打自己,所以被半道而击,伤亡惨重,粮草全失。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郭待封没有僵硬呆板地遵从薛仁贵的乱命,而是审时度势,因时而变,违背作战计划护粮前进,无疑是一位负责任、有脑子的将领。当然,即使郭待封为了明哲保身,明知粮草留下不安全,还是死板硬套薛仁贵之前的计划,只带主力快速行军,那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吐蕃主力一样会埋伏在熟悉地形中,等着他轻装倍道而来,然后将其歼灭,他疾进的疲惫之师只会败得更惨。而等击溃了郭待封的主力后,孤零零死守粮草的两万后军,面对铺天盖地的吐蕃主力,也只有覆没一途。综上可知,既然主帅薛仁贵在布局上输给了钦陵,那此次唐军覆没就已是注定之事,与郭待封是否机变并无太大关系。唐史的编撰者将战败的责任全归咎于他,让可怜的郭待封替薛仁贵背黑锅,这种可耻的做法不仅很不公正,而且也极不道德。
“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其实我们从唐高宗的这句话也能清楚看出,“致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薛仁贵在乌海城下“自不击贼”。如果真像庸俗的历史论调中说的那样,是郭待封的违命胡为导致了惨败,那李治“所恨”的又怎么会“唯此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