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薛仁贵VS钦陵——战神之间的对决
一、惨败
吐谷浑王国位于青海,隋炀帝时曾痛打之,迫其成为大隋臣属。隋亡时,吐谷浑趁机独立自强,但唐建国后,又将其修理一番,吐谷浑遂沦为大唐属国。后来吐蕃渐渐势大,于663年猛击吐谷浑,吐谷浑向宗主国大唐求助,唐廷向吐蕃提出抗议,但吐蕃丝毫不给大唐面子,毫不犹豫地将其灭国。软弱的唐廷不敢赴援,坐视吐谷浑沦为吐蕃的属国,只是收留了吐谷浑王,让其在唐境建了一个流亡政府。
吐蕃在攻取吐谷浑后,对唐获取了更大的军事主动,于670年攻取了大唐在西域的根基安西四镇,自此唐朝便在与吐蕃的西域争夺中落入下风。高宗李治认为,要抗拒吐蕃对唐朝在西域领土的不断蚕食,就必须复夺吐谷浑,扶持流亡的吐谷浑王归国建立一个亲唐政权,以之作为大唐在西域的根基。也正是因为此时吐谷浑已经成为唐、蕃争夺的核心,于是便拉开了大非川战役的幕布。
为了在青海取得胜利,唐廷从各地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了一支大军,统军元帅就是演义小说中号称战无不胜的名将薛仁贵,结果十余万唐军在青海湖以南的大非川一带被吐蕃军全歼,迎来了大唐自建国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这次大战基本决定了吐谷浑灭亡后唐蕃双方在青海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此后大唐军队再也未能涉足乌海。
文章插图
【 对决|薛仁贵VS钦陵——战神之间的对决】 由于此次大唐首屈一指的名将,之前在辽东战场上威风凛凛,号称常胜的“大唐战神”,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被吐蕃军统帅钦陵打得全军覆没,大唐的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于是史官们便采用了一系列手段来歪曲历史,不仅尽量淡化大非川之战,在诸史书中对如此大战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更对薛仁贵被俘一事含混其词,大加遮掩,冀图靠此篡史劣行来蒙骗世人。而后世之人多有庇护唐朝,吹捧仁贵之辈,于是将谎言越编越圆,越传越广,如今竟然已成为主流舆论了。
二、谎言
目前对大非川战役的主流阐述是:薛仁贵令郭待封在后方置二栅,率领两万人守护粮草辎重,不可轻出,自己则率主力倍道疾进,突袭乌海。薛仁贵部一路摧枯拉朽,本能轻松击破吐蕃,可就在此时,郭待封却因为不服薛仁贵,所以自以为是,不听薛仁贵死守之命,擅自向前方运粮,将辎重置于危险之中,结果在半途遇袭,全军覆没。薛仁贵眼看就要大破吐蕃,却得知粮草有失,只得自乌海撤退,功亏一篑。而在退军途中,缺乏粮草的唐军又遭遇吐蕃主力追击,全军覆没……总而言之,言而简之,传统说法认为,薛仁贵此次的军事行动本来已获先机,最终功败垂成,皆因郭待封妄为冒进所致。
- 将军|三国后期,曹魏和蜀汉两大顶级名将五次巅峰对决,胜负如何
- 皇帝|一字并肩王是多大官?罗成薛仁贵凭什么受封?结局出乎意料!
- 吕布|古代3大猛将戟:第1唐朝将军李靖,第2薛仁贵,第3是谁
- 薛仁贵人生拐点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夫人,一个是媚娘武则天
- “寒门难出贵子”?巅峰对决,陈阿娇为何败于卫子夫?
- 虎门之战:大东亚第一要塞和欧洲三流舰队的旷世对决
- 强大的薛仁贵家族:40多位子孙为高官,一共辅佐了20多位皇帝
- 薛仁贵三年牢狱之灾是怎么回事,他的结局如何
- 皇帝|薛仁贵的先祖一生反复叛变,每次叛变都能得到重用,最后被封王!
- 300年大唐王朝的十大名将, 薛仁贵未进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