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间最博学的那个才子,死了( 二 )


杨慎很无奈 , 干脆弃官回家了 。
他虽然年纪轻轻 , 但很有那种辅政贤臣的思想 , 要是遇到一个有道之君 , 那就跟着干 , 遇不到就规劝 , 劝不动就归隐 。 很传统的士大夫思想 。
武宗临死之前 , 把他召回来了 。
这次回来 , 他遇上了嘉靖为生父争尊号这件明代中期最重大的政治事件 , 史称“议大礼” 。
这件事放现在看 , 其实挺无聊的 。 明代的舆论普遍认为 , 杨慎他们是对的 , 而张璁、桂萼是小人 , 为了博取皇帝信任 , 不惜火中取栗 。 但到清代 , 舆论彻底反转 , 很多人赞成张璁等人 , 认为他们才是“存天理 , 灭人欲”这一理学禁锢最早的反叛者 。
从权力争斗的角度看 , “议大礼”则是皇权与“相权”的一次角力 。 明朝废相 , 到了中后期出现了内阁代相的趋势 , 内阁无相名有相权 , 实际上对皇权形成了制约 。 杨廷和等阁臣反对嘉靖尊封生父的诉求 , 固然有很多理由 , 但给新来的皇帝一个下马威是肯定的 。
问题是 , 嘉靖皇帝也是个很有政治天赋的人物 。 他或许看出了这些旧臣的用意 , 知道一旦示弱 , 以后就要彻底受制于阁臣了 。 所以他硬要把这件事办成 , 外倚新进 , 内纵宦官 , 让他们形成抗衡 , 自己坐收渔利 。
左顺门事件后 , 嘉靖宣告了他的胜利 。 终其在位40多年 , 哪怕20年不上朝 , 都不会大权旁落 , 仍然是明代能独揽乾坤的几个皇帝之一 。
杨慎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 。 敢于对抗皇权 , 自然有一身铮铮铁骨 , 代价是断送了后半生的前途 。

三百年间最博学的那个才子,死了
文章图片
37岁那年 , 杨慎拖着半死的身躯 , 出发前往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 嘉靖眼中的极远烟瘴之地 。
作为左顺门事件的挑头者之一 , 作为前内阁首辅的儿子 , 杨慎受到的惩罚是“永远充军” 。 在明代官员的惩罚体系里 , 这是仅次于死刑的处罚 。 可见 , 嘉靖对杨廷和、杨慎父子的痛恨之情 。
很多人把杨慎的流放 , 当成是官员的贬谪 。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 遭贬谪的官员 , 尽管也把你贬得远远的 , 但好歹还给你个小官继续当着 , 比如白居易的江州司马、苏东坡的黄州团练副使 。
但流放充军不一样 。 你已经是个罪犯 , 而不是官员了 。
杨慎受到的打击 , 可比历史上许许多多遭贬谪的著名文人大多了 。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 , 嘉靖仍没打算轻饶他 。
在后来对“议大礼”诸臣的清算中 , 他的父亲杨廷和也遭波及 , 被削籍为民 , 很快郁郁而终 。
那几年 , 嘉靖会时不时地向阁臣打听杨慎的情况 。 只有阁臣回答杨慎病了、废了 , 嘉靖才会感到满意 。 面对偏执暴戾的皇帝 , 杨慎不得不伪装自己 , 傅粉簪花 , 怀拥歌妓 , 招摇过市 , 醉生梦死 。
晚清文人谢章铤堪称杨慎的隔代知音 , 他看出杨慎的这些非正常举动其实是佯狂避祸而已 , “胸中实不知有几斗热血 , 眼中实不知有几升热泪” 。
杨慎的人缘算相当不错 。 尽管他远在万里之外 , 尽管嘉靖对杨家的恨意举国皆知 , 但仍然有一些故旧知交愿意替杨慎求情 。
结果是通通没用 。
嘉靖在位每逢喜事都会大赦天下 , 一共大赦了六七次 , 每次都把杨慎排除在外 。
最最悲催的是 , 倒霉的杨慎遇上的嘉靖 , 偏偏是明朝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 。 这意味着 , 杨慎要熬过嘉靖的任期 , 等到新帝上位才能有获得平反的机会 。
杨慎终究没能熬过嘉靖朝 。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 卒于瘴雨蛮烟之地 , 享年72岁 。

三百年间最博学的那个才子,死了
文章图片
一个正直、博学之人 , 后半生困顿于流放地 , 岁月蹉跎 , 前程无望 , 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悲剧 。
但是 , 这正是最爱君最尊崇杨慎的地方 。
如果他死于左顺门事件 , 我不会对他有特别的好感 。 虽然可以看出他的骨气 , 但毕竟所争之事 , 随着时代变化 , 已经全无意义 。
杨慎的伟大 , 在于他的诗意和尊严 。
这两样东西 , 在正常人中已经够稀缺了 , 何况一个终生的流放者?
从被流放的第一天起 , 他就在盼归 。 但他仍然保持了他的硬气 , 不向皇帝乞饶 。
古今许多人 , 在丢失了名望与地位之后 , 主动把尊严也让出去了 。 一脸真诚地扇起自己的嘴巴 , 就像大粪浇到自己头上还以为在洗热水澡 , 舒服得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