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刘邦失败几十次还能恢复元气,为何项羽输一次就败了?
引言
项羽之所以会输 , 并不是因为他有勇无谋 。 早年 , 项羽见始皇帝巡游游就立下“彼可取而代之”的宏愿 , 在灭秦时一往无前 , 没有败绩 。 而在称霸后 , 想起取代嬴政的宏愿后 , 又开始了灭诸侯国的行动 。 先是杀义帝 , 后杀灭田横 , 与关东诸国在中原混战 , 又走上统一之路 。
文章图片
秦始皇尚且''积六世余烈''还行远交近攻与连横的谋略 , 而项羽只是一味攻伐 , 不知连横 , 成为天下诸侯公敌 , 且不对功臣战将封侯 。 而刘邦则是与项羽相反 , 有大敌霸王当世以吸引火力 , 愿意臣服的组成统一战线 , 不从的都被韩信灭掉 , 并且大封有功之臣 , 赢得天下归附 , 成为共主 , 攻击项羽 。 因此就有了 , 刘邦一败再败 , 还能再起来 。 项羽就成了独夫 , 最后在众叛亲离下 , 被围垓下 , 自绝而死 。 总体来说 , 项羽的失败是战略失误 。 当然这样也可以理解为儒生编排得有勇无谋 。
文章图片
其次 , 在更高层次的战略意义上 , 项羽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劣势 , 甚至早就应该失败 , 凭着几场局部上的胜利堪堪撑下来 。 项羽真的鲜有败绩?从真正的大胜负上来说 , 应该是毫无优势 , 难求一实胜 。 那个时候 ,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 , 岂是几场没有任何大局观的局部胜利就能够左右的 。 但这里也说了 , 能够凭着几场局部上的势力撑下来 , 谋略还是有的 , 所以无谋谈不上 。 只能说并不高 , 眼界低 , 甚至可以说低刘邦一个维度 。 何况项羽即便是战术层面也就是局部上的失败 , 也是有很多的 , 而且整个过程失利大于胜利是必然的 。 但这么远的事情 , 很难考证 。
文章图片
而且以司马迁的这种不客观的写法 , 即便是败仗 , 也给你写到其他人的传记当中 。 赢了是项羽个人荣耀 , 写到《史记·项羽本纪》中夸赞一波 。 赢了都是他的 , 输了就是其他人的锅 , 甚至干脆删去 。
鉴于实际的客观性 , 少有败绩是不正确的 , 且局部的败绩也不少 , 战略意义上胜利基本没有 。 最后一仗一败涂地正常的不得了 , 败局早已注定 。 “四面楚歌”总听过吧 , 局都给项羽布好 , 只待合围 。 韩信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关键人家有这个能力) , 带着数倍于项羽的兵力 , 项羽怎么打?甚至之前要不是因为项羽几场局部战争带点谋略的超常发挥 , 早就一败涂地了 。 刘邦一败再败 , 却仍能恢复元气 。 前半句不敢苟同 , 后半句或许一直都是优势 。
文章图片
最后是关于项羽本人 , 无勇有谋 , 只是谋低 。 很多人也说项羽残暴莽夫 , 但他看到受伤的士兵也会落泪 , 也会安抚部下 , 除了巨鹿之战 , 调兵遣将均有章法 。 那么为何一个会败 , 一个会胜?这是必然的 。 那为何是刘邦胜?首先假使刘邦和项羽均有帝王心 , 其实这点从他们看见秦皇所说的话可以看出 。 刘邦一直被人说有黄龙之相 , 喝酒都不要钱 。 这样的帝王种子肯定扎根于刘邦心里 。 主要疑点就是项羽若有帝王心 , 为何还要分封天下?还不给自己部下分封?原因就在于 , 时机并不成熟 , 名不顺 , 毕竟还有后楚怀王 。
文章图片
项羽是明白名正言顺的重要性的 , 这点可从他杀上将军宋义所找的理由可以看出 。 司马迁着重突出刘邦手下人才济济只会用人 , 而忽略了刘邦的内政军事能力 , 并把刘邦刻画得如此深入人心 , 是有私心的 , 其本意就是想说 , 没有士族豪强帮你打天下 , 你什么都不是 , 所以你看到后面 , 知道刘邦厉害的都是雄主 , 这些人当然不会被司马迁忽悠到 , 而只有些半瓢水和底层文盲 , 就只会跟着人云亦云 , 天天说刘邦只会用人了 。 项羽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 , 而刘邦可以接受失败重振旗鼓 ,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
文章图片
总的来说 , 项羽的才能和地位不匹配 。 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 , 是个可用之人 , 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 , 短板一下子暴露无遗 , 自然输个精光 。 刘邦一败再败是因为要用自己牵制项羽进行拉锯 , 韩信的部队大范围战略迂回 , 而且即便刘邦的部队被消耗殆尽 , 萧何也能及时组织补充 。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 项羽|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他的恩人,史学家:换来汉朝400年天下
- 刘邦|此人曾背叛刘邦, 汉朝建立后却得封侯, 并得善终
- 俯首称臣|历史唯一一位奴隶皇帝,称遇刘邦就俯首称臣,甘愿做他的走狗!
- 刘邦|项羽武力强大,为什么会败给刘邦韩信的解释是这样的!
- 刘邦|刘邦成了皇帝,他父亲要对其下跪,刘邦想了个办法,流传千年!
- 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下跪,想出一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 大汉|刘邦曾抛妻弃子,为何到死都没杀吕雉?不是不敢杀,而是不能杀
- 刘邦|因姐姐嫁给皇帝而被重用,最后一门父子五高官,名留青史
- 刘邦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