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古代史城濮之战——争夺中原霸权的战略决战( 二 )


争夺|古代史城濮之战——争夺中原霸权的战略决战
文章插图
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结盟的,如今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齐、秦既接受了宋国的厚礼,这时便会抱怨楚国不听劝解,从而同晋国站在一起,出兵与楚国作战。晋文公对此计颇为赞赏,马上施行。楚成王果然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给自己面子,也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都是当时的大国,他们放弃中立立场,使得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楚成王看到晋、齐、秦三大国结成联盟,形势明显不利于己,就主动把楚军撤退到楚国的申地(今河南南阳),并命令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冲突。
争夺|古代史城濮之战——争夺中原霸权的战略决战
文章插图
他告诫子玉,晋文公非等闲人物,不可小觑,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难而退。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根本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坚决要求楚成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以消除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并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楚王优柔寡断,同意了子玉的决战请求,希冀他侥幸取胜;但是又不肯给子玉增调充足的决战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前往增援。子玉得到了楚成王增派的这部分援兵后,更加坚定了他同晋军作战的决心。为了寻找决战的借口,他派遗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撤离宋国。子玉这一招不怀好意,实际上是要让晋国放弃争霸中原号令诸侯的努力。但晋文公棋高一着,采纳了先轸更为高明的对策:一方面将计就计,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另外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来寻战。
争夺|古代史城濮之战——争夺中原霸权的战略决战
文章插图
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叛己晋,果然恼羞成怒,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寻求战略决战。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诱敌深人,后发制人,遂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一带。当时,对晋军的主动后撤,楚军中不少人都感到此事有些蹊跷,主张持重待机,停止追击。然而刚愎自用的子玉却认为这正是聚歼晋军,夺回曹、卫失地的大好时机,遂挥兵跟踪晋军追至城濮。晋军在城濮驻扎下来,齐、秦、宋诸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和晋军会合。晋文公检阅了部队,认为士气高昂、战备充分,可以同楚军一战。
争夺|古代史城濮之战——争夺中原霸权的战略决战
文章插图
楚军方面,决战的准备也在积极进行之中子玉将楚军和陈、蔡两国军队分成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力,由他本人直接指挥;右翼军由陈、蔡军队组成,战斗力薄弱,由楚将子上统率;左翼军是楚军,由子西指挥。公元前632年4月4日,城濮地区上空战云弥漫,晋楚两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会战在决战中,晋军针对楚中军较强、左右两翼薄弱的部署态势以及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采取了先击其侧翼,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有的放矢发动进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匹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的右军—陈、蔡军猛攻。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打击,顿时惊慌失措,一触即溃。楚右翼军就这样迅速被歼了。接着晋军又采用“示形动敌”,诱敌出击,尔后分割聚歼的战法对付楚的左军。晋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扮出退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