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攻灭巴蜀后,三封蜀侯然而皆叛,蜀侯是秦公子吗( 二 )



秦国攻灭巴蜀后,三封蜀侯然而皆叛,蜀侯是秦公子吗
文章图片
其三 , 秦国会将一个婴儿(秦公子)远封至蜀地为侯 , 治理蜀地吗?《华阳国志·蜀志》曰:“周赧王十五年 , 封其子绾为蜀侯 。 ”周赧王十五年即秦昭王七年 , 《秦本纪》谓昭王“三年 , 王冠” , 那么 , 昭王即位时才十八岁 , 昭王在位56年 , 死后 , 子孝文王立 , 《秦始皇本纪》说“孝文王生五十三而立” , 则孝文王应生于昭王四年 。 公子绾如果是秦昭王的儿子 , 则应是孝文王之弟 , 他最早也应出生于昭王五年或六年 , 而他居然在昭王七年远封于蜀 , 受封时才一两岁 , 这是不可能的 。
不仅如此 , 这个蜀侯在昭王二十二年 , 即他的年纪不过十五六岁 , 他的父亲又因为他谋反而把他杀掉 , 这也是不符合情理 。
如果公子绾若是昭王的嫡孙更有意思了 , 昭王不封成年儿子为蜀王 , 反而封孙子即一个婴儿为蜀侯 , 治理蜀地 , 根本无此可能 。
因此 , 三次受封而又三次反叛的蜀侯 , 只能是原来蜀王的子孙们 , 不是秦公子 。 第三次杀蜀侯后 , “但置蜀守 , 张若因取筰及江南地焉” 。 废蜀侯后 , 蜀郡从此安定下来 。 蜀的叛乱 , 事实上不过是蜀王的子孙们在作怪而已 。

秦国攻灭巴蜀后,三封蜀侯然而皆叛,蜀侯是秦公子吗
文章图片
秦国统治者对蜀侯的态度应是合作则存、分裂则废 , 依靠秦国派去的郡守移风易俗 , 有效治理 , 逐步向郡县制过渡 。 故秦廷囿于特定的条件不得不封蜀王之后为蜀地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 而实际上却把治理蜀地的职责交给郡守张若 。 张若从公元前316年任蜀郡守 , 直到公元前277年调任黔中守为止 , 在蜀郡守任内共四十年 。 “巴蜀素蛮烈地 , 秦初有巴蜀 , 张若能顺而主之 , 治而使其理之 , 修三城 , 迁入秦民 , 变异其风 , 兴其华夏文明礼仪 , 使其地逐渐繁荣 , 成为秦并天下之坚强后盾 , 其功尚不可不知记矣” 。 第三次废蜀侯 , 蜀地实行郡县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 故“秦昭襄王杀死公孙绾后 , 不立蜀侯 , 专以蜀守张若治蜀” 。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 调张若为黔中郡守 , 蜀守一职交水利专家李冰接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