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河西经济区的崛起(二)( 二 )


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汉书》卷29《沟洫志》,第1684页)。
为了保证河西水利灌溉设施与屯田配套,政府作出相应规划,尽量将屯田区建设在河水流域,并将屯田都尉站所置于重要的水口处,如北部都尉设于酒泉郡内的会水偃泉障,渔泽都尉治设于敦煌渔泽等。
在开“官田”为国有农业搭起框架之时,“假民公田”又为民生农业创立规模。对于迁徙到河西的中原贫民,由国家供给他们衣食,度过一段适应性生活以后,“数岁,假予公田”,分给他们一定数量的土地,组织他们自垦自种,自给自足。由组织民生农业而形成的农业社会洋溢出古朴敦睦的村社风情,正所谓:
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此政宽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汉书》卷28《地理志下》,第1645页)。
【 洪仁|河西经济区的崛起(二)】
洪仁|河西经济区的崛起(二)
文章插图
农业生产技术上,不但中原的先进成果在河西推广,而且一些新的耕植方法相继在河西得到应用。如赵过发明的代田法和相庸挽犁法的应用。由于代田法可增强作物抗风抗旱能力,并且相庸挽犁法能大大提高耕垦效率,很适合河西地区特点,经关中、中原实验后,实施于河西,“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促进了河西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代河西农产品甚为丰富。见于记载的作物品名不下二十种,主要有胡麻、粱米、黄谷、土麦、白米、穬麦、黍米、黄米、白粟、胡豆、秫、糜、荞、茭、秣、谷、菽、麦、米、姜等(何双全《汉简所见农作物小考》,《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从汉武帝时期奠定河西农业经济基础直到后来的一百多年时间中,河西农业社会经过了一个相对平稳和顺利发展阶段。首先,阶级结构相对平稳。当时的关中及中原、河北、关东地区,地主制封建社会早已确立。激烈的土地兼并及由此引起的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阶级对立尖锐的问题,使那里的农业社会常处于动荡不宁之中。而河西走廊内,虽然因农业经济的起步及西汉行政权的延伸,封建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也在形成和发展,但土地兼并似很少见。相反,地广民稀、土地亟待垦发仍是基本态现象。

洪仁|河西经济区的崛起(二)
文章插图
其次,西汉政府为安定民生,对迁到河西的百姓实行优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谓“此政宽厚”,“吏不苛”,以及“有和气之应”等是这方面的具体反映。河西百姓较少遭受封建政府及其官吏“急政暴虐、賦敛不时”的侵扰,自然安居乐业。此外,河西“僻远”的地理位置和险塞的地理环境,也使其不易受外部战乱及灾害的波及和影响。如汉武帝后期,关中、关东屡屡发生“群盗并起”(《汉书》卷78《萧望之传》,第3278页)、“水旱连年”之类的问题,而河西却少有此类景象。相反,西汉政府常在关中、中原社会问题严重时,将河西作为安置流民、减轻压力的目标和出路。如元封六年(前105年),因天灾人祸所致,关东流民多达二百万口,而“无名数者”多达四十万口,朝廷被如此严重的流民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商讨对策,“公卿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适之”(《史记》卷103《万石君传》,第2768页),公卿心目中的“边”,自然包括河西走廊。另外,中原发生的战乱与政治纷扰,也导致河西人口增长,王莽代汉过程中,就有不少中原人口流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