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盗墓|仰韶文化:华夏文明的奠基者

2021年将是以田野为主要手段的现代中国考古学诞生和仰韶文化发现与命名的百年纪念 。 1921年 , 作为当时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的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首次以田野发掘的方法 , 发现、认定和命名了中国第一个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 , 这是将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基础和源头追寻到文献与传说时代边界之外的实证性材料 , 也是安特生依据仰韶彩陶与西亚、东欧彩陶的某些相似性而提出中国文化和文明西来说的重要依据 。
100年过去了 , 仰韶文化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不断进步 , 已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大约距今7000年-5000年左右、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中心、吸收广阔地域的早期文化因素融合形成、自身演变脉络相当复杂、辐射广泛甚至可以说是同时期东亚地区规模最大人口最众的一支史前农业文化体系 , 而关于仰韶文化的源头和中国文明的起源 , 也经过西方学者的西来说到举世公认的本土说 , 从中原中心说(安志敏、夏鼐等)到满天星斗说(苏秉琦等)和多元一体说(严文明、张光直等) , 日趋丰富而细密 。 但是应该承认 , 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关键问题 , 比如具体源流、标志性内涵、机制过程及其所决定的文明体系特点等 , 则至今未能形成关键性共识 , 反而有众说纷纭、越描越乱的趋向 , 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 证成了一个源流歧乱的复杂丛体 。

考古盗墓|仰韶文化:华夏文明的奠基者
文章图片
窃以为 , 中国文明起源的部分关键密码仍在仰韶文化中 。 当然 , 这不是说仰韶时代已经步入了文明时代 , 也不是说仰韶文化就是中国早期文明本身或者其代表——仰韶文化的发展水平 , 按照学界通行标准甚至都算不上复杂的分层与不平等的社会——但是 , 一方面 , 追寻早期中国文明在东亚广阔大地上脱颖而出执其牛耳的过程 , 还只能以考古发现和研究为主要手段;另一方面 , 仰韶文化确实在东亚地区走向文明社会的族群互动和文化进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用一个准确的词汇来说 , 就是具有核心性地位 , 扮演了华夏族群和华夏文明奠基者的角色 。 多元一体中的那个体之主体 , 重瓣花朵的那个花骨架 , 实际上就是在仰韶文化奠定的 , 经过龙山时代的淬火之后 , 最终走向了以城市和国家为载体的复杂文明体系 。
因此 , 考古与仰韶 , 仍然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关键所在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一是仰韶文化的区位占据了后世俗称的中原 。 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000年 , 大约3000年间中原一直是中国以王朝为特征的国家文明的龙兴和存身之地 。
二是仰韶文化是以融合方式率先形成的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考古学文化 , 其核心区遗址密集 , 聚落数量在当时诸文化中首屈一指;其幅员辽阔 , 超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遗址已发现多处 , 为当时诸考古学文化中所仅见 , 是当时东亚大地最为庞大的具有向心力和扩张性的人群 , 现代多学科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一考古学文化遗存背后的族群实际上就是汉藏语系和今天汉族形成的主源和主根系 , 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人口和语言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