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莫高窟的年轻人:不是我留在敦煌,而是敦煌留住了我


守在莫高窟的年轻人:不是我留在敦煌,而是敦煌留住了我
文章图片
11月2日 , 敦煌研究院助理馆员付祥波在莫高窟264窟里临摹一尊塑身 。 他凑近观察原塑身 , 接着用粉笔在自己临摹塑像上做着修改记号 。 临摹涉及到后续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 。
这原本是个冷门的行当 , 近年来却不断受到关注 。 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给今年考上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祝福 , 到4万人报名故宫文物修复师 , 从豆瓣评分9.4的《我在故宫修文物》 , 到热播两季的《国家宝藏》 , 一个接一个文化现象背后 , 是社会对文物和考古相关事业的认同 。
与北京、西安等地不同 , 距离上海3100千米的敦煌远处塞北 , 地理环境不如人意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几位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年轻人 , 探寻那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留在敦煌的理由 。
【初见敦煌】
2017年12月12日 , 付祥波所乘坐的飞机对准敦煌机场跑道降落 。 他望向舷窗外 , 满眼看到的都是黄沙 。
山东汉子付祥波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是中国传统雕塑 。 他2017年毕业来到敦煌研究院 , 工作之一是临摹窟中塑身 , 以进行保存和研究等 。 兴趣使然、专业贴合 , 他来对了地方 。
出机场 , 西行数百米 , 向南拐入一条僻静的公路 , 两旁仅能看见骆驼草和延伸到远处的电线杆 。 路尽头是一处小小的“绿洲”就是莫高窟 , 也是敦煌研究院的所在地 。 公元366年 , 一位叫乐僔的和尚在这里首开石窟 。 自此 , 能工巧匠开窟之举绵延千年 , 历经北凉、隋、唐、宋、元等10个朝代 , 丝路咽喉重镇敦煌盛极一时 。 莫高窟的壁画、塑身多集中在南区 , 区内现存洞窟492个、塑身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等 。

守在莫高窟的年轻人:不是我留在敦煌,而是敦煌留住了我
文章图片
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外景 。 郑子愚摄
敦煌莫高窟除了集纳极高艺术价值的塑身壁画以外 , 中原以及西域等文化、科技和宗教等汇聚、碰撞、交融 ,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留下瑰丽 , 是一处戈壁沙漠中的文化殿堂 。 明朝以后 , 莫高窟趋于沉寂 。 人们更耳熟能详的 , 是离此地不远的阳关、玉门关 。
眼下 , 若非工作、旅游 , 莫高窟附近人迹罕至 。 付祥波看着空无一物的戈壁 , 说:“专注做点东西 ,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 其他 , 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 ”
25岁的熊业腾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 大二时 , 他到过敦煌 , 让他震撼的不仅是文物 , 还有莫高窟的科技感——“数字化保护”的壁画拍摄现场 。 毕业那年 , 熊业腾报考敦煌研究院 , 就冲着“数字化”去的 。
守在莫高窟的年轻人:不是我留在敦煌,而是敦煌留住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