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民族失去的二十年光阴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帝制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拚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林则徐|民族失去的二十年光阴
文章插图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原因来进行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若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就要领先日本的明治维新,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悟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而后才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林则徐|民族失去的二十年光阴
文章插图
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维新呢?此中缘故虽极复杂,但是值得反思。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中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动不动就高喊“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反映了一种思维惯性。
第二,中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朝廷一旦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正如今天中国也形成了一个利益阶层,任何改革触及这一阶层的利益,必然会招致极大的反弹。
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所谓清议在士大夫阶层就是沽名钓誉地批评,议论。
林则徐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战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国人未除掉林则徐之前,不敢在广东战 。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当时的士大夫得了这样的一种印象,也是很自然的,林则徐的奏章充满了他的自信心,可惜自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得着机会再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

林则徐|民族失去的二十年光阴
文章插图
真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给了魏默深(魏源),魏源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