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受顺治冷遇险被废黜的孝惠皇后,缘何享有康熙以理止情的屡破规制( 四 )
文章插图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剧照
养母的去世,令康熙帝悲痛莫名。不仅为其隆重治丧,也出现了开篇所提到的割辫此等突破旧制之举。当然,这还远远不足以填补康熙未尽之孝忱,为了尽无限哀思之情,除断发外,康熙为养母还开创了四条先例。
1、继后且非嗣皇帝生母也可附帝谥
虽然博尔济吉特氏姑母的皇后之位最终被废,但这依旧改变不了她继后的事实。而似这种既非发妻嫡后又非嗣皇帝生母的尴尬窘境,其谥号究竟是否可附帝谥,在之前从未遇到,所以礼部诸臣只能援引前朝旧例。而关于明朝的规定,只有皇帝的发妻(原配嫡后)才可附帝谥,即使是嗣皇帝生母也是不行的。故在第一次礼部拟上谥号时,只有“孝康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12字,并未系世祖顺治的“章”字,康熙帝观阅之后大怒,认为“甚属错误”,令礼臣们前往奉先殿查阅两位文皇后(孝端、孝庄)的神牌,大臣们顿时明白康熙帝之意,于是立即将“章”字补在孝惠皇后的后缀之上,全称为“孝惠章皇后”。
其实,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看出康熙确实是为了养母突破祖制的。首先,如果硬性按照明朝的规则,孝庄文皇后都算是突破了;其次,如果按照清朝现有的规制来看,以孝端孝庄两位皇后谥号为例,孝端是嫡后,孝庄是追封的皇后(太宗时仅为庄妃)但因是嗣皇帝生母故附帝谥。而反观孝惠皇后,虽然在顺治朝已入主中宫,但她既是继后还未有子嗣,故可附帝谥从明清两种规制来看,都算突破。
文章插图
康熙剧照
2、开皇后单独建陵之先例
按照传承千年的汉式建陵规制,皇后是否在皇帝之前去世,都理应与皇帝合葬一处,所以在上千年以来,鲜有单独的皇后陵,尤其明代更是未存一例。而在孝惠皇后之前,去世的皇后也都是效仿汉式葬法与皇帝合葬。康熙在养母去世后,敢于突破祖制,为其单独建后陵。并且在陵名命名上,也为后世的历代后陵起到典范作用。
由于顺治帝于1651年(顺治八年)以“遥掷佩韘”的方式圈定昌瑞山作为未来历代皇帝的兆葬之所,所以从顺治开始,算是清朝兆葬制度的一个新开端。在孝惠皇后的后陵建成之前,除顺治孝陵之外,只有孝庄皇后的暂安奉殿(雍正二年方改建为后陵),故当孝惠皇后的后陵建成后,为与孝陵相对比,以“新陵”暂名。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七,孝惠皇后入葬地宫之后,曾改为“孝惠章皇后陵”。但对于兆葬堪舆十分严格的清代来说,如此冗长且无法与帝陵更精细匹配的陵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二月二十一,礼部特为后陵名称一事向康熙上奏,请求以“方位定名且附帝陵”的方式来为后陵命名,此法得到康熙的深表赞成,因孝惠后陵位于孝陵之东,“孝东陵”之名就此诞生,而未来清代的六座后陵皆以此为蓝本,发展成为一种固有制度。
- 夏侯|夏侯惇屡战屡败,为何能被封第一武将,还备受曹操信任?
- 清朝的奇葩规定,让后宫三千佳丽苦不堪言,即使现在也没人受得了
- 和珅被赐死后,他儿子是如何报复嘉庆妹妹的?当下女性都无法接受
- 周朝|周朝为何备受尊崇?因为其做出了四个贡献,让中国受益3000年
- 民族英雄|真正的民族英雄被移出教材,“地摊英雄”冉闵受尽吹捧,该反思吗
- 他的级别比林彪高,受伤不愿拖累战士而自杀,年仅35岁
- 孙权|三国品德最高尚的"叛将",受尽敌国小人屈辱,事后却仍盛赞其德
- 刘备|刘备手下有一人比孔明更适合北伐,可惜受刘备不用,后来被迫降魏
- 太后|这次慈禧不该背锅?珍妃扔水井不冤,她的所作所为换你也难以忍受
- 振东|30多岁的皇妃嫁给40多岁车夫,旁人问车夫感受,他的回答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