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明朝时人口才7000万人,为啥清朝会人口大爆炸,激增到四个亿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人口一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统治者最为重视的领域。根据史料记载,在明以前人口规模始终存在一个瓶颈,即使是文景之治下的汉朝与开元盛世下的唐朝人口依旧在六千万左右,迟迟没有超过这个数值。明朝以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海内承平,人口数量激增,峰值时达到一亿多。然而与清朝相比,明朝的人口规模仍然十分有限。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在明朝时人口才7000万人,为啥到了清朝时会出现人口大爆炸,激增到四个亿呢?
文章插图
其实这主要是高产粮食的引进,提高了种植技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明朝解除“海禁”,土豆、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明朝中后期经东南亚传入我国,并且在清朝得到大面积种植。这些外来作物可以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生存,直接让土地的可利用率得到提高,粮食产量随之提高。此外,清朝官方还对很多传统种植技术进行了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如利用水稻喜热好水的特性,在温度高、天气湿润的两广两江地区大力推广双季稻,使水稻产量提高了好几倍。
文章插图
这其中还要提及番薯之父陈振龙,1593年五十岁的陈振龙决定偷取番薯,他得知菲律宾有一种作物产量高,耐干旱,决心要将其带回家乡。其实他本人是一个落魄的秀才,但多次科举考试均落榜,这让他放弃了仕途之路,转而跟着家乡人去南洋经商,经常去往菲律宾。当时这里被西班牙人占领,为了解决当时的温饱问题,西班牙从南美洲引进了高产植物,每亩达到了4000斤左右,当时明朝的小麦亩产也不过才200-300斤。
文章插图
正是有了充足的食物,人口也迎来了激增,福建人口从万历年间的173万人增加到道光时期的1500多万人。不过因战乱问题,在明末清初时番薯并没有快速覆盖到全国,直到清朝稳定后它才被广泛的播种,整个清朝的人口才会大大增加。当然玉米的引进也是人口增加的主因,在明末时期,玉米从中亚、缅甸等地区,进入了我国,不过瘾战乱,它并没有全面覆盖种植。番薯的全国化推进,也经历了几百年时间,陈振龙的子孙依旧不忘家族的使命,在1749年五世孙去往青岛经商,发现这里天灾遍地四处饥荒,他立马将番薯推广到黄河流域。而到了1785年乾隆认识到番薯的好处,下令全国种植,这之后人口又迎来了激增。
文章插图
第二个原因:税负改革。康熙下令取消了人丁税,而雍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摊丁入亩”制,这样一来,无地的农民就不用再交人头税,而少地的劳动者则少交了很多的税收,摆脱了千百年以来的丁役负担;同时,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的兼并,而百姓们也不需要隐瞒家里的孩子人数。正是这些制度的改变,让人口迎来了大爆炸发展,在康熙年间人数就高达1.5亿人,而到了乾隆时期人口就增长到了3.13亿人,到了道光年间人口就高达4亿以上。
- 明朝士兵500年前种下1棵树,1920年被大地震撕成两半,如今还活着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李自成百万大军颠覆明朝,清军入关,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朱元璋建立明朝,他们都有这一共同点
- 明朝|凭什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刚烈的王朝, 来看这些皇帝的表现便知
- 李自成都能攻陷北京却不敌吴三桂,原因竟是被鼠辈耗尽战力
- 忠贤|为何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看看魏忠贤对明朝的贡献
- 明朝|朱元璋真实相貌!芒果脸、猪腰子脸,长相奇特的朱元璋真实的长相到底如何?
- 金弹子不结果,这3大原因造成的,对症下药提高座果率
- 巡按|“朱门行车马,柴扉迎赤足”,明朝社会交际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