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二战中,德军打了列宁格勒882天,为何最终却没能打下来?( 二 )


这次战役结束后,双方态势是:德军占据了波罗的海沿海地区以及洛夫哥罗德等几个城市,由陆路封锁了列宁格勒;而苏军则将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及莫斯科、列宁格勒打通,维持着整个列宁格勒战役所需的物资。
希特勒这个时候,认为攻打莫斯科的意义要大于列宁格勒,所以将北方集团军群的机动部队和第8航空兵团调往莫斯科。于是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再对列宁格勒发动大型战役,而苏军也没有办法将其全部击溃,就这样双方小战役不断,苏军坚守列宁格勒882天,一直到1944年8月10日,才最终取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德军|二战中,德军打了列宁格勒882天,为何最终却没能打下来?
文章插图
为何德军打不下一个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当时有三百多万人口,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和工业中心,同时还是重要的海港和铁路交通枢纽,波罗的海舰队也是场面驻守在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军与苏军的攻守都是看重了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然而面对装备不如自己的苏军,德军围困了列宁格勒882天却仍然没有拿下来,这是为何呢?

  • 苏联有国际社会的援助,而德国的盟友却是拖累。
在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展开了外交攻势,同一切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争取国际援助。如1941年7月至8月,苏联先后与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签订了反法西斯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定;与美国签订了军事经济互助协定,使得美国《租借法案》扩大应用于苏联。截止1941年底,美英共援助苏联873架飞机、669辆坦克、301支反坦克炮以及超过6000吨的其他装备物资,这些国际支援对苏军坚守列宁格勒起到一定作用。
而反观德国,其盟友意大利帮不上忙也就算了,反而攻打希腊时遭受重挫,希特勒不得分兵去救援,打消了希特勒继续增兵列宁格勒的计划。

德军|二战中,德军打了列宁格勒882天,为何最终却没能打下来?
文章插图
  • 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调整战略思想,改组军队架构,增强军队后勤保障,并让国民经济体制服务于战争。
1941年7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中间战略领导机关”,同时为了适应军事行动和便于指挥等因素,逐步改革了军队的组织架构,集团军逐渐向小型化过渡,撤销了庞大的编制,为战场指挥提供了便利。同时为了改善军队的物资保障,组建了后勤部和设立了后勤部长等职位,大批经济专业人士加入到部队之中,加速了后方的经济建设,以保障后勤供应。
不言而喻,当苏军决定要战略防御作战时,国民经济的任务则是转入战时轨道,动员工业、农业和人力,集中全力发展军工产业成为首要任务,所以这才有了苏联“工业企业东迁”的计划。这个庞大的经济计划搬迁了1523个大型企业,疏散人员1000多万人,为保障整个“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