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狡兔死,走狗烹”:谁才是刘邦想杀又不敢杀的那个功臣?( 二 )



功臣|“狡兔死,走狗烹”:谁才是刘邦想杀又不敢杀的那个功臣?
文章插图
被刘邦杀害的功臣以异姓诸侯王为主
为什么说刘邦最猜忌的功臣是萧何?
有心人在读《史记》的《萧相国世家》时,会发现这是一篇奇妙的官场保身之经典。里面花大篇幅来讲萧何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信任危机,成功使自己避免了功高震主而被杀的悲剧。在这篇世家里,刘邦多疑猜忌的性格被集中地刻画了出来,这是其他篇所没有的。
从《萧相国世家》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刘邦对萧何有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十分器重萧何,认为这个人为自己经营后方,功不可没;另一方又时时猜忌萧何,每次在外打仗都会担忧萧何是否会谋反而霸占自己的巢穴,导致基业丧尽。这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刘邦想杀又不敢杀萧何的矛盾心态。
在秦朝时候,萧何官至沛县功曹,是刘邦这个小亭长的上司。他经常利用职位便利来袒护刘邦,而刘邦也常跟随在他的左右,俨然是上下级的关系。当刘邦要去咸阳出差时,各级官员都为其筹募旅费,其中萧何出资最多。陈胜吴广起义后,父老们共同击杀沛令,萧何与曹参便迎刘邦入沛。此时大家都担心起义失败的话会被秦人诛九族,所以互相推让,最后才让刘邦来做领导,萧何为副。
之后萧何追随刘邦入关灭秦,收其图籍,尽知天下户口强弱处。在项羽定封后,刘邦不满汉中僻远,想要反抗,萧何劝他先以汉中为根据地然后再徐图进取,提出“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发展路线。刘邦知道萧何是搞政治的人才,所以自己称王后,便命其为丞相,负责经营后方。在刘邦出外征战时,萧何的政治才能得以彻底发挥出来,他不仅能保证前方足兵足食,而且还举荐了像韩信这种大将。
萧何镇守根据地,举贤任能,足兵足粮
汉军还定三秦之后,萧何负责镇守关中,为汉朝制定法令,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和县邑制度。搞政治的萧何越来越像国家的政治首脑,而刘邦只是一个屡次打败仗的统帅而已。他每次被项羽打得片甲不留时,还得靠萧何从输送的援军进行支撑。
因此,在汉三年,刘邦正与项羽对峙在京索之间,却依然不忘多次派使者回去慰劳萧何。有一个叫鲍生的人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他告诉萧何说汉王派使者回来见丞相,名为慰劳、实则刺探,这是对丞相产生了疑心。试想,汉王的根据地现在掌握在丞相的手中,假如丞相要造反,派人去断了汉王的粮道,那汉王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所以汉王在前线打仗时还不忘派人回来刺探丞相的动静,担心的就是这种隐患。于是,萧何便派遣自己家族的兄弟子孙到军中去,表示愿与汉王共生死的决心,消除了刘邦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