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清末中英不平等条约,表面是英国人玩把戏,其实是清政府自己挖坑( 二 )



挖坑|清末中英不平等条约,表面是英国人玩把戏,其实是清政府自己挖坑
文章插图
耆英的顾虑
耆英提出的交涉一件一共有十二条,其中最关键的两点,就是治外法权和协定关税。
先看治外法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在中国犯罪,中国政府是无权审判的,必须把罪犯带到英国才能定罪。无论英国人在中国犯了什么罪,都有正当的理由回避中国的司法审判。
至于英国怎么判,跟中国没有关系。就是在中国杀人,英国政府判处无罪,也是可以的,这简直就是不平等的典型。
最早提出这种想法的,不是英国人,而是耆英。耆英的初衷也不是故意要把审判权送英国,而是为了避免麻烦。万一英国人在中国犯罪,英国政府要庇护,没准就成了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
如果这样,那对清政府的官员来说,就非常麻烦,一边要跟上级请示,一边还要跟英国人有交代。所以,干脆这个麻烦丢给英国人,你们的人犯罪,就带回去自己处理。如果有中国人参与,就由中国司法来审判。
这样,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的独立司法权拱手让给英国,最后落在条约上,就变成了治外法权。
虎门条约
接着是协定关税。英国人本来的意思,清朝的关税制度太混乱,每个省都不一样,沿海和内陆也不一样,现在开通的通商口岸又不在一个省,你们内部商量下,把关税统一就行。
英国人只是要求统一关税,至于定多少你们自己说了算,别定太高就行。
但是耆英在补充条约时,觉得自己定关税太麻烦,万一英国人又觉得不合适怎么办,所以还是按照英国的办法。这下英国人当然开心了,立即和耆英把160种货物的关税定下来。再在文本时偷梁换柱,把“自主统一关税”,变更成“中国需要和英国商量”。
商量看起来很客气,但是从此之后,中国就丧失了单方面变更关税的权利。这两件事情之后,变成了《虎门条约》,中国和英国才真正变成了不平等关系。

挖坑|清末中英不平等条约,表面是英国人玩把戏,其实是清政府自己挖坑
文章插图
表面看,似乎是英国人在玩把戏,利用清政府的无知,哄骗出更多的权利。但是看了具体的过程,其实是清政府自找的结果。道光皇帝和耆英,初衷都是为了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要尽量免除后患。为了争取一点利益,最后却陷入了更严重的后果。
从这个历史事件中,笔者有一点启发,在自己的认知框架内做判断,其实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一件事情换一个框架处理,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 挖坑|清末中英不平等条约,表面是英国人玩把戏,其实是清政府自己挖坑】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急于去争取眼前的利益,而是让自己的认知框架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唯有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红利,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