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战国之争,本质上是在争什么?

如果说“春秋无义战”的话,那么战国时期更是一团胡乱地大厮杀了。春秋时期,楚武王去打随国,随国说:我无罪。楚武王蛮横的说:我蛮夷也。这个梗虽然被后来的人调侃了几千年,但是确实说明当时的国家之间还是讲究道义的,像楚武王这样蛮横的做法是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同的。

齐国|战国之争,本质上是在争什么?
文章插图
所以等到后来楚庄王称霸之后,为了搞好跟周边兄弟国家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楚国的人缘太差了。所以在武功达到昌盛之后,甚至楚庄王完成了“问鼎中原”的壮举之后,他开始提出了一个很不符合楚国人观念的观念:止戈为武。要知道,楚国可是有着“三年不出征,死后不得入祖坟”的传统的。
说到底,春秋时期,大家虽然也打来打去,但是终究还是有个限度的。就像小朋友打架:我打你,你服了,好,没事了,咱们还是好朋友。但是等到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完成了对晋国的瓜分之后,真正的“无义战”开始了,从此,屠城、坑杀、掠夺、乃至于挖坟这样的事情都开始有人干出来了。周王朝的礼制完全崩溃了。
从公元前475年开始,诸侯之间开启了200多年的超级大乱斗。从此,《孙子兵法》当中的“兵不厌诈”原则被诸侯彻底地使用了出来,甚至于在《商君书》当中还专门提到:打仗就得做一些别人耻于去做的卑鄙行为。比如在长平之战当中,白起一次性就坑杀了40万赵人,再与韩国作战时又杀死了24万韩国人。

齐国|战国之争,本质上是在争什么?
文章插图
这并不是个例,商鞅收复河西之地,同样也杀死了10多万魏国人;马陵之战齐国人先后歼灭了魏国人10多万人;桂陵之战同样死伤10余万。那么,这些诸侯国各个之间互相打来打去,争来争去,究竟是在争什么呢?当然,每一次具体的战争都有具体的理由,而且有的理由甚至还不能称之为理由。
比如《唐雎不辱使命》当中,秦王跟别的国家起了争端,原因仅仅只是因为他想要别的国家的领土——这理由很充分,但似乎根本不能称之为理由。可能有的人说,之所以打仗,就是为了仇恨,比如秦国和魏国有很多年的仇恨,所以当秦国强大之后秦孝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魏国。
但是这个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因为诸侯国的国王都是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复仇的个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向着自己国家的利益去做的。所以,如果合乎利益,哪怕是世仇之国他们也可以原谅的。比如到了战国末期,楚国和秦国是世仇,但是当楚王听说秦国愿意给自己领土之后,他果断地选择放弃齐国而结盟秦国。

齐国|战国之争,本质上是在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