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诸葛亮人生中最大败笔,相信一个错误的人,结果葬送了蜀汉江山
大家好,我们的文山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细细品来,倒有几分真谛。纵观整个三国时期,杨仪和魏延这二人算得上是蜀汉后期的佼佼者,此二人一文一武,在诸葛亮存活在世之时,可谓是蜀汉北伐军中的左膀右臂。杨仪魏延诸葛亮
文章插图
但从二人内部关系来看,杨仪和魏延的关系却并不和睦,正如棋局上的“黑白子”一般,两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期间,蜀汉大权几乎被其独揽一身,而且高居蜀相的诸葛亮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凝聚力和威慑力。
文章插图
在此前提之下,即便杨仪和魏延两人心中都对对方心存芥蒂,但诸葛亮坐阵蜀汉,哪里能容得下这种“窝里斗”的现象存在,因故二人在诸葛亮生前并未有过明面上的直接冲突。但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这种积弊日久的矛盾再也压制不住了。两人好坏的结论均取决于诸葛亮我们从诸葛亮生前分别对杨仪和魏延不同的态度便能料想到之后这二人的结局,按照我的感受来讲,杨仪同魏延相比起来,野心丝毫不比魏延小,但魏延的狂妄程度却大大胜过杨仪。
文章插图
相比于魏延,杨仪在面对诸葛亮之时,尽显一副温顺隐忍之态。再加之蜀汉当初北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诸葛亮对二人的态度取向,对于魏延最终惨死的结局来看,杨仪似乎更适合成为害死魏延的第一凶手。从魏延倒戈入蜀,他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再加之并不能证明魏延有造反之心,因故诸葛亮对魏延的种种克制和间接杀害是其人生的一大败笔。诸葛亮的一大失误:错杀魏延刘备早年进据汉中之时,便自提魏延总督汉中,封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对于魏延这位初入蜀汉阵营的新人而言,能够受刘备此等信任,绝不是没有道理的。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的阶段。恰逢公元218年,刘备所亲率的蜀军于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从蜀汉内部来看,一方面直接导致蜀汉政权大伤元气,再难举大军发动大规模战役;另一方面也促使了蜀汉政权内部权力集团的骚动不安。
文章插图
反观蜀汉外部局势,夷陵之战的惨败也促使了北方曹魏政权的蠢蠢欲动,但因为魏延治军有方、管理汉中得当,魏军未能趁机侵入。“子午谷奇谋”算是魏延智谋高超的另一体现,当时诸葛亮北伐曹魏,难以决断。魏延“子午谷奇谋”一出,诸葛亮思虑良久之后,自决冒险便直接舍弃。先不讨论魏延这一千古谋略得不得当,如果当初诸葛亮当真用人不疑地采取魏延这一谋略,此计大成的话,收复中原就在眼前。此计小成的话,就算不能一举收复中原,那也有望将雍州趁势并入蜀地,扩大蜀国疆域。只不过诸葛亮对魏延疑心太重,而且此计过于凶险,故而诸葛亮选择了弃而不用。但话说回来,就算诸葛亮认为此计适宜得当,但依诸葛亮对魏延疑心的因素在内,他依然会选择弃而不用。诸葛亮的另一大失误:看错杨仪我倒觉得其实依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不会存在错看杨仪的这种问题,根据当时的形势来看,蜀汉军中能够担任重要职务的人确实已经寥寥可数了。在诸葛亮临死前,招杨仪等人交代后事,诸葛亮对魏延只字未提。在这时,杨仪故意提醒了诸葛亮,魏延如果不听话怎么办?诸葛亮回答:可除之。
- 诸葛亮究竟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也无法续命,病名听着很耳熟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蜀国|诸葛亮天资聪颖,为何儿子却昏庸无能?诸葛瞻临终幡然醒悟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诸葛亮为减少杀戮,竟然发明了一种面食,最早竟是用来代替人头!
- 诸葛亮|蜀国明明比魏国要弱, 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 原因很简单!
- 东西|诸葛亮其中一项发明,不仅救下蜀国10万大军,至今仍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