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孙权刘备都敢称帝,为什么曹操始终不敢称帝?
曹操不是不敢称帝,而是没必要称帝。在当时的环境下,曹操不称帝,会让孙权和刘备都更难受。
文章插图
这个问题要分为三个方向来看待:曹操不称帝有什么好处。孙权、刘备到底为什么称帝。三国局势没有稳固之前,染指帝位的人都怎么样了?第一,曹操不称帝,带来的是大义的名分,孙刘都会被他压制
文章插图
别看孙权、刘备经常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是敌人对曹操的评价,本身就不可信。在他们眼中,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在曹操阵营的说法叫做“奉天子以讨不臣”。一件事情分两种说法,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了。曹操身为大汉的丞相,这是汉朝正牌皇帝汉献帝亲自册封的。他以皇帝的名义向刘备和孙权下达命令,最起码刘备和孙权是不敢公然反对的,因为这个时候曹操和他们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如果曹操以皇帝名义下达的指令遭到了孙、刘的公然反对,这就无异于造反,这样的舆论孙权和刘备都是担不起的。“挟太子以令诸侯”不是虚名好听,而是有实质作用。只要汉献帝在位一天,那么所有敌对势力都是被动的。也都必须尊崇汉献帝所在的许昌为汉朝正统。《三国演义》当中“尊刘贬曹”,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是正统地位,其实都是假的。刘备祖上十七代之前和汉献帝是一家,相当于现在有个和你同姓的人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一个道理。所以刘备就是自称汉中王,也必须给汉献帝上个表章,知会一下,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却必不可少,否则就是叛乱,史书上被评一句乱臣贼子是跑不了的。这种优势如果曹操称帝了,马上刘备和孙权就会接连称帝,三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变成了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再想用舆论来施加压力的手段就会失效。而因为三分天下,三国都成为了正统,那么人才投靠哪方势力就自由了,而不像之前一样,只有投奔曹操才是报效国家。第二、刘备和孙权为什么敢称帝?其实是被逼的
文章插图
刘备和孙权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没有称帝,当曹丕在公元220年,通过逼迫汉献帝“禅让”,取代了汉家天下,建国号魏的时候,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其实也是被迫的。曹丕为什么敢称帝了?一个是因为当时局势已经比较稳定,魏蜀吴三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汉献帝的作用其实已经微乎其微了。以他的名义发布命令,对蜀汉和东吴都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三方格局的稳定,让各地人才的投靠都有了固定的渠道,所以没有必要再尊崇汉献帝了。曹丕称帝,是为了抢先树立新的正统,虽然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再延续之前的格局也没有了作用。曹丕的称帝,因为通过的是正式“禅让”,不论是不是汉献帝自己的意愿,只要有这个形式,就已经取得了合法地位。所以,如果刘备、孙权不称帝,那面时间一长,人才必然会向魏国流失,他们自己也慢慢地在变成“地方势力”。在这一境况下,汉献帝已经不在帝位了,所以孙权和刘备才不得不称帝。第三、群雄割据时代,三个曾染指帝位的诸侯下场都很惨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蜀汉|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刘秀|史上三个叫丽华的女子,都貌美如花,为何命运却截然不同?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新栽兰花的杀菌工作,很多人都是胡乱操作,杀与不杀得看情况
- 吃什么能快速解酒?蜂蜜、浓茶都没用!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这2个
-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朱元璋建立明朝,他们都有这一共同点
- 高力士|高力士这一首诗,黄庭坚都为他点赞,配得上为李白脱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