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建文帝为啥会失败?朱元璋留下3条训示,只因他一条都没遵守
作为历史上的名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谓传奇。他命途多舛,常年吃不饱饭。为了活下去,他给地主放过牛、乞过讨、甚至还做过和尚,日子过的悲苦不已。后来他虽成皇帝,但是早年遇到的各式危机让他深懂人情世故,因此他在对待百姓时,常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想。同时,为了保证朝廷的廉洁高效,他更是编写了《大明律》。
文章插图
这是一部总结了历史教训的封建法典。它的诞生,对明朝的健康有序及古代的封建法史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为了子孙后辈能有效治理这个国家,朱元璋为此更是呕心沥血。他总结前人经验,耗时六年写出了一本《皇明祖训》,用以训示子孙后辈,避免他们再犯前人错误。
文章插图
朱元璋病逝前,曾将朱允炆叫至身旁,命其熟读一遍《皇明祖训》,并为他指出了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命其定要留心注意,万不可犯。其中第一点便是:不杀皇亲。在这一点上,朱元璋的执念是非常深的。哪怕他知道朱棣未来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炆,但他也从未真想杀过自己的儿子,反而将他们分在边疆,个个统兵,这也是保全他们的一种方式。
文章插图
第二点则是:禁立宰相。这一点我们自不必多说,毕竟宰相胡惟庸便是朱元璋亲手所杀,同时宰相制也是其一手废除。他既然将权力重新聚拢皇家,自然不希望有朝一日宰相能干涉、分化到皇家的权威。至于第三点则是:禁止听信大臣的阿谀奉承。朱元璋认为,大臣们的阿谀奉承代表其心存不轨。如果听信阿谀奉承,则容易轻信大臣,从而给他们制造结党营私的机会,这样非常不利于皇家统治。因此此条也是三条中的重中之重,若察觉到有人想通过奉承上位,则立行处斩,以正不当之风。
文章插图
然而,朱元璋祖训也留下了,该说的也都说到了,朱允炆却明显并没有好好研读祖训。因此他上位没多久便大肆削藩,更因此逼死了叔叔,破了朱元璋的第一条训示。而在第二点上,朱允炆虽然看似没有设立宰相,不过他过于宠幸齐泰、黄子澄等人,使二人权倾朝野,其权力即便比起宰相来,那也是只高不低。而在第三点上,他更是听风就是雨,听从大臣的“谏言”临阵换帅,甚至派上了“大明战神”李景隆。这样一来,他败的也就不冤了。
- 雍正王朝:十四爷大闹灵堂,雍正用一招轻松化解,尽显帝王心术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姓氏当做国号,史无前例,是慵懒还是别有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