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古罗马也有长城冷兵器时代这有何作用看古罗马帝长城御体系( 二 )



作用|古罗马也有长城冷兵器时代这有何作用看古罗马帝长城御体系
文章插图

作用|古罗马也有长城冷兵器时代这有何作用看古罗马帝长城御体系
文章插图
日耳曼长城是利用莱茵河与多瑙河的走向人工+天然的模式来修建的,因此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出现Z字型的走向。这也导致比起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上修建的哈德良长城来说,日耳曼长城显得更为简陋,虽然它的长度达到五百多公里,在莱茵河段工事最初是用木栅栏、带状土地和木质瞭望塔组建起来的,而不是全部都使用石砖结构。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万名罗马士兵修建了这个长城,在某些地段修建了城墙,但更多的是用木栅栏取而代之,并修建起每隔四百米左右一座,总数超过九百多座的瞭望塔,沿线分布驻扎着120多个军营。这些军营类似于要塞,在军营里面是指挥所以及士兵驻扎所在,配套有完善的宿舍、澡堂和医院设施。实际上罗马人之所以只是采取简单的材料来修建这道长城,并非是希望一劳永逸的把日耳曼人抵挡在莱茵河以北。中国的长城并非一开始都是采用石砖,明朝以前很多朝代修建的长城都是简易的夯土+石块,这是因为长城的修建实际上是降低日耳曼人或游牧民族袭击边境的机动性,尤其对于骑马的游牧民族来说,一条可能并不算十分坚固的长城就足以把它们挡在边境外面而无计可施。

作用|古罗马也有长城冷兵器时代这有何作用看古罗马帝长城御体系
文章插图
而防守方只需要以点+线的方式就能完成对边境的防守任务,比起没有长城,修建长城必然会让游牧民族侵扰边境的机会变得更加困难。同样,罗马人沿着莱茵河与多瑙河修建的长城,凭借天然的河道防御和简易的人工军事防御工程,就能最大限度发挥防御日耳曼人的目标和作用。因此看待长城的用处实际上并非是看它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把敌人挡在城墙外面,而是降低敌人频繁袭击的困扰,同时弥补应对游牧民族超高的机动性时自身的不足。从公元三世纪开始,罗马帝国开始由盛转衰,帝国内部陷入混乱之中,疲于应付内部的纷争导致罗马帝国无力应付边境的防务,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罗马帝国的"线式防御"开始转变为"纵深防御"。防御的重心从边境转移到了帝国内部,这种防御措施是依靠帝国内部大量的城堡和军事据点进行相互配合,即便敌人攻破边境城墙后还要面对帝国内部布防的大量军事要塞和军团。这一点实际上在中国也有所体现,在外围依靠长城作为第一道防线,内部则以城墙作为第二道防线。

作用|古罗马也有长城冷兵器时代这有何作用看古罗马帝长城御体系
文章插图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使得日耳曼人最终还是突破日耳曼长城进入罗马地区,最终日耳曼长城逐渐被废弃,而罗马帝国也在日耳曼人的折腾和自身的衰败下走向分裂。哈德良长城:横断英伦的两条项链罗马人对不列颠群岛的远征始于凯撒,他在公元前54年左右两度带兵攻打不列颠,但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公元43年,在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的攻打下,英格兰最终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对不列颠的征服大约止步于英国泰茵河附近,而北部的苏格兰并没有被纳入帝国统治之中。这导致在哈德良皇帝下令修建长城的时候,罗马帝国在英格兰的统治时常面临着来自于苏格兰的攻打。奇怪的是,在以扩张帝国领土为闻名的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似乎无心将自己在不列颠岛上的势力向北推进。在哈德良即位之前,罗马帝国在图拉真的手中以积极的扩张策略而达到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