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当年那个“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结局如何老师绝不会告诉你
上学时期,语文课本里没少给我们介绍一些古代求学励志的案例。譬如悬梁刺股的张敬,闻鸡起舞的祖逖,又或是囊萤映雪的车胤和孙康。他们无不都是在艰苦条件下努力求学,最终改变命运之人。即便千百年过去,他们的精神对今人依然有着很好的“劝学”效果。
文章插图
而众多“劝学”故事里,最经典也最被国人熟知的自然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从小酷爱读书,可惜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苦。白天他只得帮家里干农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偏偏那个年代没有电灯,而匡衡家又买不起蜡烛,晚上读书显然不太现实。但匡衡并没有放弃,他见到富裕的邻居家里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便偷偷凿穿了两家的隔墙,靠着那微弱的亮光读尽诗书,最后竟成了西汉的宰相。
文章插图
语文课本里,“凿壁偷光”的故事讲到这里戛然而止。而我们也仅只知道匡衡最后通过勤学苦读改变了命运,“劝学”的效果也达到了。至于他成为宰相后的人生轨迹,无从所知。而对于后面这个问题,即便去问语文老师,也不一定会告诉你。因为,匡衡求学的故事虽然励志,可他之后的人生,却充满了悲剧和戏谑。后世对匡衡的评价,大家或许只知道“凿壁偷光”这个成语,殊不知,还有一句顺口溜,即“小时偷光,长大敛财,老来盗土”。
文章插图
这句话倒不难理解,即成为宰相后的匡衡成了一个敛财盗土的巨贪。而当年如此励志的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且听笔者一一道来。在西汉那个没有科举制的年代,人才选拔唯一的方式便是“选贤举能”,即官员推荐后再进行考试,通过后顺利进入仕途。虽然靠着励志求学的美名,匡衡得到了地方官员的推荐,但他却对考试很不在行。接连参加了9次考试,他才勉强考中丙科,后补录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是个不入流的文职小官。
文章插图
不过,考试不行的匡衡对《诗经》的研究却相当透彻,西汉无人能出其右。因此,匡衡虽只是个文职小官,但获得了不少经学家的推崇。同时,当年身为太子的汉元帝对《诗经》也很感兴趣,对匡衡自然颇有好感。后来汉元帝上位,匡衡自然得到重用。汉元帝十分喜欢匡衡对《诗经》的理解,而对于他治国的建议,几乎全部采纳。所以,匡衡才能短短几年内,从文职小官晋升成了宰相。
文章插图
- 李治|一代妖人袁天罡,是怎么死的
- 龙岭迷窟中胡八一苦苦寻找雮尘珠,到底有何用,李时珍告诉你答案
- 二战|二战期间,少见的女子防空部队,见证轴心国实力不复当年
- 把纸杯剪成一个个小圆环,粘在衣架上还有这样的妙用,快告诉家人
- 早产儿|那个出生仅25厘米的女婴,曾打破世界纪录,18年过去,现状如何?
- 日本当年选择投降,真的是因为原子弹?原来苏联才是重要推手
- 皇帝|武则天当年如果传位给武承嗣或武三思,会尊武则天什么称号?
- 如果当年继位的是他,清朝很可能成超级大国,八国联军将不是威胁
- 东魏|高澄:我当得了皇帝吗?相士:你不行,你后面那个傻子才是皇帝
- 河北昨日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告诉你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