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要|与英法联军交战时,清军为何选择在开阔地,而不是险要的地方?


险要|与英法联军交战时,清军为何选择在开阔地,而不是险要的地方?
文章插图
僧格林沁根本不想打,只是没有办法避战,退无可退了。当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也就是1858年的第一次大沽口战役,以清军惨败告终。随后僧格林沁作为大沽口炮台的总指挥,大大增强了炮台的实力。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轻敌冒进,中了僧格林沁的圈套。以为清军早已溃逃,英法联军军舰擅自开入海河后,被清军设置的封锁线拦阻。在突破封锁的时候,海河突然退潮,英法军舰都搁浅。
险要|与英法联军交战时,清军为何选择在开阔地,而不是险要的地方?
文章插图
现在军舰搁浅以后,无法转向,火炮也就成为废物。相反,僧格林沁的大沽口炮台200多门火炮一起开炮,把英法联军打的落花流水。英法联军参战的13艘舰艇中,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英军死伤578人,法军死伤14人,残部狼狈退回杭州。然而,此次胜利主要是英法联军过于轻敌,加上僧格林沁阴了敌人一下,并不是说满清军队就能够硬碰硬打败敌人。
险要|与英法联军交战时,清军为何选择在开阔地,而不是险要的地方?
文章插图
当时英法联军装备了较为先进的后装榴弹炮,火炮杀伤力很大。而且这2万左右的英法联军受过严格的训练,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实战中,他们不仅有效做到炮兵和步兵协同,步兵还敢于近距离拼刺肉搏。相反,当时满清军队主力还在围剿太平军,北方只剩下绿营、八旗之流机动部队。
险要|与英法联军交战时,清军为何选择在开阔地,而不是险要的地方?
文章插图
然而,面对英法联军气势汹汹的杀向北京,僧格林沁也只有决战这一条路。当时,僧格林沁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蒙古骑兵身上。目前为止,满清的骑兵尚且没有大规模同英法联军交过手。而这些蒙古骑兵,也是颇有战斗力的,可以说是满清手中仅剩的王牌。然而,在八里桥之战之前,蒙古骑兵却打了个大败仗。1860年9月18日,通州张家湾村,僧格林沁的3万人和英法联军1万人遭遇。当时僧格林沁亲自率领1万7000军,打头阵。1000步兵正面交火吸引敌人,数千骑兵则采用侧翼包抄,试图一举冲垮英法联军。
险要|与英法联军交战时,清军为何选择在开阔地,而不是险要的地方?
文章插图
由于蒙古骑兵的战马之前没有听过大炮的声音,此时被吓得巨响和火光吓得到处乱窜,骑兵无法有效作战,成为活靶子。随后,英法联军出动自己的骑兵追击。这些骑兵拥有可以在马上射击的马枪,也用军刀肉搏,一举将已经溃散的满清骑兵打跑。而正面作为牵制的1000步兵,也被炮火轰的七零八落。僧格林沁见部队实际已经崩溃,被迫撤退。此战僧格林沁伤亡超过1500人,骑兵占大部分,还丢弃了80门火炮。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