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朝末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灭,其部落一分为四,散布天下

回鹘,是我国北方继匈奴、鲜卑、柔然、突厥之后第五个一统大漠的游牧民族。唐朝的前半期北方是突厥,后半期北方则是回鹘。回鹘,本身也是突厥系游牧民族,是铁勒诸部之一,而铁勒在汉朝之时称“丁零”,在南北朝时期又称“敕勒”“高车”,我们熟悉的北朝民歌《敕勒川》描写的便是敕勒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活。至唐朝时期,铁勒(敕勒)诸部,如薛延陀、回、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等等,均隶属于当时强大的突厥汗国。而便是回鹘,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上表唐朝改称回鹘,取得便是“回旋轻捷如鹘”之义。与其它的游牧民族不同,回鹘与唐朝的关系很好,并通过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崛起于大漠草原。
唐朝|唐朝末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灭,其部落一分为四,散布天下
文章插图
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无力经营西域,于是吐蕃乘机占据河湟,切断了中原与安西四镇的联系。而在这种情况下,回纥曾多次派兵助安西、北庭都护府,共同抵御吐蕃。最终,西域形成了回鹘与吐蕃二分天下的格局,回鹘在北,吐蕃在南。在古代,一个帝国的崛起和灭亡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游牧民族的兴亡更是如此,往往只在一瞬间。历史进入公元9世纪,回鹘政局动荡。公元840年,回鹘的一个将军勾结生活在贝加尔湖畔的黠戛斯南下攻破回鹘汗庭,回鹘可汗被杀,部落四处逃散,一个曾经疆域辽阔的游牧帝国就此土崩瓦解。不过,国都被破,可汗被杀,并不意味着部族的完全灭亡,只能说统一的回鹘政权确实不复存在,而群龙无首的回鹘部落由此开始了四处迁移的道路。回鹘诸部的迁移,大致可以分为四支:一支南下,三支西迁。回鹘被黠戛斯击败之后,据《旧唐书》记载: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勤乌介为可汗,南来归汉。最初,唐朝对回鹘诸部进行了赈灾和安置,双方的关系还是融洽的。后来,回鹘希望唐朝出兵助其复国,但唐朝拒绝了,并表示希望回鹘复国要靠自己的实力。实事求是的说,唐朝当时也确实是自顾不暇,但最终回鹘还是和起了冲突,之后回鹘被唐朝击败,剩下的部众逐渐融入了中原。五代时期的许多节度使,比如后唐的李存信、张从训等都是回鹘人。
唐朝|唐朝末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灭,其部落一分为四,散布天下
文章插图
此外,南下的回鹘部落还有一支投奔了契丹人,唐亡之后辽国的后族述律氏便出自回鹘。西迁的回鹘分成了三支:其一,西奔葛逻禄,进入中亚七河流域,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又称“黑汗”,其可汗自称“桃花石汗”或“东方与秦之主”,“桃花石”意思就是中国。
唐朝|唐朝末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灭,其部落一分为四,散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