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任正非:不仅要在5G引领世界,更要在一个“扇形面”上引领世界( 二 )


郭(中央研究院规划部):最近公司关于战略目标的文件 , 提到通过给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 , 要活下来以及有质量地活下来 。 能帮我们解读什么是“有质量地活下来”吗?
任正非:我们公司现在有两个漏斗 , 第一个漏斗是2012实验室基础理论研究 , 这个漏斗是公司给你们投入资金 , 你们产生知识;第二个漏斗是开发队伍 , 公司给他们资金 , 2012实验室给他们知识 , 当然还有社会的知识 , 他们的责任是把产品做出来 , 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 连接两个漏斗的中间结合部就是“拉瓦尔喷管” , 通过加速方式使研发超前变现 。
立足于这个研发体系上 , 我们不仅仅要在5G引领世界 , 更重要的是 , 要在一个“扇形面”上引领世界 。
韩(先进无线技术实验室):我在做通信感知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 6G潜在研究和标准化有分裂的风险 , 任总对这方面是否有指导意见和建议?
任正非:从现实的商业角度来看 , 我们要聚焦在5G+AI的行业应用上 , 要组成港口、机场、逆变器、数据中心能源、煤矿等军团 , 准备冲锋 。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研究6G?科学 , 无尽的前沿 。 每一代无线通信都发展出了新能力 , 4G是数据能力 , 5G是面向万物互联的能力 , 6G会不会发挥出新的能力、会不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无线电波有两个作用:一是通信 , 二是探测 。 我们过去只用了通信能力 , 没有用探测感知能力 , 这也许是未来一个新的方向 。 6G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不只是大带宽的通信 , 可能也有探测感知能力 。 通信感知一体化 , 这是一个比通信更大的场景 , 是一种新的网络能力 , 能更好地支持扩展业务运营 , 这会不会开创一个新的方向?所以 , 我们研究6G是未雨绸缪 , 抢占专利阵地 , 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时候 , 我们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 。
我们过去强调标准 , 是我们走在时代后面 , 人家已经在网上有大量存量 , 我们不融入标准 , 就不能与别人连通 。 但当我们“捅破天”的时候 , 领跑世界的时候 , 就不要受此约束 , 敢于走自己的路 , 敢于创建事实标准 , 让别人来与我们连接 。 就如当年钱伯斯的IP一样 , 独排众议 。
陈(未来终端实验室):在美国极端打压下 , 终端业务尤其是手机业务处在相当艰难的处境 。 从公司层面看 , 哪些领域未来会有大机会?公司是否考虑加入新领域?有没有新的方向指引?
任正非:终端是一个复杂的载体 , 有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 不仅仅是一个通道 , 也不仅仅是手机 。 终端也不仅仅是芯片问题 , 涉及很复杂的问题 。 这一点乔布斯很伟大 , 创造了手指画触屏输入法 。
未来的信息社会是什么样?信息的体验全靠终端 , 最重要的载体也是终端 , 因为传输设备、软件等看不见、摸不着 。 终端将来是什么形态我也不知道 , 但肯定不只是手机 , 还包括汽车、家电、可穿戴设备、工业设备……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 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攻关 。
邹(侯德榜实验室):我们在做化学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 , 相信我们也能做得很好 , 而且现在国内一些高校研究所也做得很好 。 但实际上我们所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 , 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 , 包括一些工程化或者商业化的问题 。 我们想做好一个“鲶鱼”来激活和拉动产业链 , 又快又好地解决“卡脖子”问题 。 关于这一点 , 任总是否有指导性意见?
任正非:公司不能目光短浅 , 只追求实用主义 , 那有可能会永远落在别人后面 。 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论突破 , 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科学领域 , 这基本是日本、美国领先 。 我们要利用全球化的平台来造就自己的成功 。
我国也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刺激 , 年轻精英们都去“短平快”了 , 我国的工作母机、装备和工艺、仪器和仪表、材料和催化剂研究……相对产品还比较落后 , 用什么方法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试验 ,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 。
邹(数据中心技术实验室):韩国半导体产业从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开始建立 , 历经60年 , 现在世界领先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 , 请问任总 , 韩国的半导体崛起之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任正非|任正非:不仅要在5G引领世界,更要在一个“扇形面”上引领世界】任正非:20世纪80年代日本抓住了大型机、计算器的DRAM高质量高可靠需求(25年保质期) , 基于戴明质量管理法 , 做到DRAM质量远超美国 , 取得50%的份额 。 90年代PC取代大型机成为DRAM的主要市场 , 韩国抓住PC对DRAM低可靠性的要求(5年保质期) , 用低成本创新实现了弯道超车 , 聚焦性价比创新 , 超越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