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客户端|玩跨界、新IP、“触网”电商,老字号能否乘风破浪( 三 )


在知嘛健康团队 , 90后已经逐渐接过了“挑大梁”的角色 ,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又在不断发生融合与碰撞 。
负责品牌与市场的苏小航就是95后 , 他并不会把老字号创新这件事看得过于复杂 。 “我们就是想打破外界对它的刻板印象 , 希望它更加年轻化、多元化 。 ”
在知嘛健康双井店内 , 有一个类似网红标志的打卡墙——用不同颜色的店内包装盒装扮出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 除此以外 , 还有免费的拍立得和VR体验 , 不定期的花茶品鉴 , 这些花样点子都出自年轻员工 。
在被问及顶着老字号招牌是否会有压力时 , 苏小航很干脆的回答“不会” 。 “故宫文创除了口红还有咖啡 , 也在变革 , 都是希望更加年轻化去抓年轻人市场 。 ”他认为破局总要有人去推动 , “不可能停滞不前 , 对吧?你不去破局 , 总会有其他企业去做这件事 ,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 ”
怎样才能打动年轻人?锦雀认为 , 以线上运营来说 , 突出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和创意 , 是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最大优势 , 往往也会打动年轻人 。
业内人士点评
天猫国潮负责人锦雀表示:据天猫提供的数据显示 , 2018年1000多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中有一半以上入驻了天猫 , 到了今年 , 这个占比已经超过7成、接近8成 。 这些年发展比较好的老字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积极拥抱互联网 , 实现“触网新生” , 焕发青春 。
老字号的新思考
如何平衡
“传承”与“创新”?
“分寸”的考量很重要
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 , 是摆在老字号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 自跨界联名开始 , 业内一直存有“消费情怀”的质疑 , 同样伴随的还有老字号对“分寸”的考量 。
采访过程中 , 几位负责人谈到品牌在创新路上的各种声音 , 他们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 俞睿璇认为创新需要大无畏的精神 。 沈勤峰则表示 , 并不会因各种声音就停滞或等待 , 否则永远是个“跟随者” 。
“这个过程我们尝试了很多 , 也会有不成功的经验 , 但不影响我们继续去做年轻化的事 。 ”他说 。 而这个过程很难“复制”“借鉴” 。 每个老字号都是“个例” , 有各自的领域、区域性和市场 , 面对的环境、竞争也不同 。 如果说老字号创新要遵守什么 , 他认为是“不能脱离品牌核心和文化” , 同时还有“谨慎” 。 “毕竟是国有品牌 , 不能做伤害品牌和消费者的事 , 然后再做创新 。 ”
老字号的转型创新背后往往存在更多压力 。 “知嘛健康”的创意从诞生到落地 , 花费了5年时间 。 这期间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大兴生产基地先打造了包含36个消费场景的零号店 , 双井店的食疗和问诊场景都从零号店抽取复制 。 在俞睿璇看来 , 零号店就像积木 , 是原始样板 , 也是必须要走的第一步 。 “我们要先做一个样板 , 如果什么模式都没有打磨出来 , 就马上去开店 , 那太冒进了 。 ”